《使女的故事2》EP7:请以我的名字呼唤我
0
《使女的故事》团长写的很慢,后台也经常有催更的留言。虽然一直回复会加快更新的进度,但似乎也并没有做到。
其实每次在剧集播出后,团长都及时地看了。但真到要下笔的时候,却总是犹豫不决。
说实话,后面的剧情,团长真的是看一次哭一次。每集都是。
因此,下笔就变得越来越谨慎,越来越需要做更多的心理建设。生怕讲不好这个故事,就辱没了这么好的经典。
但还是会写下去,因为这个故事值得。
1 死亡
感化中心的惊天一炸,导致了很多很多的死亡,包括当时和在那之后。
26名大主教,31名使女,以及不计其数的被怀疑参与到爆炸事件中的平民。
死亡可能只是一瞬间的事,但被死亡的阴霾所笼罩的恐怖却不会轻易消散。
这场针对基列国最根本制度的挑衅,使死亡变得更加稀松平常。任何人随时随地都有可能丢掉性命,如同草莽一般。
对于一个高压政治体制下的国家来说,人命与人权都是微不足道,甚至毫无价值的存在,只有绝对的权威和服从,才是统治者们最想要的。
死亡在这个当下变成了一种更被需要的常态。但死去之人却永远无法预知自己将会因为什么而死去。
死去的主教们没想到会有使女如此极端的反抗,死去的使女没想到竟会死于同伴之手,而那些死去的平民更没想到,自己的生命会结束的如此冤屈。
将死之人不知死期,而能见证死亡的永远都是活下来的人。
感化中心的爆炸事件传到了几百公里外的加拿大边境,那些一直在寻找亲人朋友的人们焦急不已。琼的丈夫卢克和好友莫伊拉也在其列。
因为消息传递的极其缓慢,当局也无法给予众人更多的消息。卢克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失望和无能为力,只好强装没事地回家做饭。
但莫伊拉却不甘心。有一个人是除了琼之外,她一直记挂在心头的。
在她的请求下,负责人将她带到了一处档案室里。这里存着很多很多人的照片——他们死后的照片。
这是当局唯一能帮她的了。
如果这些人里没有她要找的人,那就证明那人还有可能活着。但若是有……就当了了她的心事吧……
她坐下来,开始一页一页地翻看这些照片集,脑海中全是与未婚妻奥黛特的过往。
奥黛特曾是莫伊拉怀孕时的妇产医生。在代孕费高达25万美元的很多年前,手头并不宽裕莫伊拉为了还清贷款,成为了一位代孕妈妈。
她对孩子并没有太多的执念,虽然有不舍和留恋,但当时的她还是将孩子送还给了对方。不过,十个多月的相处让她渐渐喜欢上了奥黛特。送走孩子之后不久,一次街头的偶遇让两人坠入了爱河。
然而,该来的总归还是会来。
莫伊拉终究还是翻到了属于奥黛特的那一页。
曾经团长以为,莫伊拉逃出来之后一直无法开始新的恋情,是因为对琼感到抱歉和自责。但现在看来,却是因为她对奥黛特的爱始终没有停止,一直在没有她的消息中坚持地等待。
活着,就会见证死亡。她亲眼看见了爱人的结局,才终于将积压了许久的泪水倾泻而出。
2 改变
死亡会以很多种方式到来,也会使很多改变被迫发生。
虽然从当时的结果来看,奥夫格伦牺牲性命才完成的这场爆炸并不划算,甚至搭进去了更多同伴和无辜者的生命。但从长远来看,与这场死亡息息相伴的,是某些改变正在一件件的发生。
这一日,刚参加完使女葬礼的奥芙回到家,还没从悲伤中缓过来的她就被女佣告知,有人已经在等着她。她下楼,看到一个陌生的大主教打扮的人正等在客厅里。
爆炸直接导致了基列国政治格局的改变。最高主教普赖斯惨死,大主教沃特福德伤重,活下来的主教们开始接手其他人的工作。
来的人正是这位库欣大主教。也正是他打着消灭恐怖份子的名号,造成了之后许多无辜平民的死亡。
而作为爆炸者奥夫格伦曾经的购物伙伴,他自然也不会轻易放过奥芙。
奥芙当然不会对他多说什么。一是因为自保,二也是因为从内心深入来讲,她理解奥夫格伦的恨意和行为。她可能并不赞同她的做法,但她一定是站在她那边的。
但库欣大主教并不单单是来问关于奥夫格伦的事。他更多的是想知道,是谁曾经协助了奥芙的逃亡。
奥芙自然更不会告诉他。即使他假惺惺地说着“她可以相信他”这种鬼话,但曾经被吊死在墙头的黑人小哥还历历在目,她怎么可能傻到再犯一次同样的错误。
更何况,她最大的帮手是尼克。
幸好,之前那个让她觉得好笑的借口在这时起到了作用,也最大程度的保全了所有人。
第二个被迫改变的,是使女们。
因为爆炸导致了大量使女的死亡,所以那些已经被流放的使女们又被迫重新回到了这座城市里。
包括珍妮和艾米丽。
在这个使女们处境更为艰难的时刻,再次见到曾经互相扶持的好友,奥芙却不知道该不该为这重逢而高兴。
原本已经解脱悲惨命运的人,再一次被推回火坑里,团长看着奥芙脸上硬挤出来的笑容,心中却全是凄凉。
3 同盟
但要说故事里最大的改变,团长认为还是发生在沃特福德家里的。
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和沃特福德主教的重伤不起,两个曾经怎么都不对付的女人,也不得不暂时结成同盟。
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奥芙是为了保护自己和尼克,而赛琳娜则是必须在沃特福德随时可能死掉的危险边缘,保全住这个家,保全住丈夫的地位和奥芙肚子里的孩子。
所以,她们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库欣大主教。
奥芙能做的极为有限,她唯一可以尝试的只有点醒赛琳娜。
但赛琳娜的能力却远比她看上去的要多得多。作为主教夫人,虽然能抛头露面的场合不多,但这并不代表有些事她就做不到。
而对于一个在动荡时期上台的人来说,要把他弄下来简直易如反掌。
而赛琳娜也只不过在向神法领事提交的令状上,签上模仿丈夫的签名,然后将文件交给尼克。早已被奥芙提醒过的尼克,也自然在这一刻成为了她们两的助力。
于是,库欣很快就倒台了。在他企图进一步逼迫奥芙的前一刻。
在这个风雪交加的日子里,奥芙和赛琳娜之间的同盟,就这样第一次成功了。
奥芙原本以为这只是两人间一次短暂的合作,没想到,赛琳娜却很快反过来向她要求援手。
虽然库欣倒台了,但那并不意味着所有事务就得停摆。而赛琳娜也觉得,自己有必要帮还躺在病床上的丈夫守住权力。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在外她可以依靠尼克,但回到家中,能帮她也就只有奥芙了。
虽然很是意外,但奥芙并没有拒绝的理由。甚至隐隐的,她对就这样重操旧业而觉得有些恍然如梦。
在按下笔头的那一刻,两人的第二次同盟也就这么达成了。
4 我的名字
爆炸中丧生的使女们的葬礼,是在一个飘雪的日子里举行的。
白色的大雪,黑色的丧服,血色的纱巾,红色的棺木。一切鲜明而又刺眼。
这场印刻着悲伤的葬礼,连声音都变得格外清晰。
除了,她们的名字。
莉迪亚嬷嬷一个一个地念出她们的名字:奥芙来安、奥芙利奥、奥芙哈尔、奥芙泽夫、奥芙本……
每念一个名字,使女们都会用纱巾轻抚面前的棺木,同时轻声跟随道:“我们铭记她们。”
一个又一个的名字,代表着一条又一条曾经鲜活的生命。只是我们和他们,都不知道她们到底是谁。
葬礼结束后回城的路上,奥芙突然问车厢的人:“你们知道奥夫格伦的名字吗?”
没有人知道。那个牺牲了自己,也要向这个制度报仇的女人,却没有一个人知道她真正的名字。
但是,琼似乎对真名非常执着。
她最早就告诉尼克,要叫她的真名“琼”。在被抓回之后,也曾坚持地对莉迪亚嬷嬷说出自己的真名。在面对可怜的珍妮时,她最多叫的也是她的名字“珍妮”。
名字,大概是琼唯一觉得能证明使女们还是“人”的存在了。
所以,再一次见到艾米丽的第一句,她叫的也是她的真名。
听到有人这样叫自己,看得出艾米丽自己有些激动,眼神中甚至带着感激。
然后,她又将自己的真名也告诉了艾米丽。
这是琼第一次与其他使女交换姓名。本是最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到了她们这里,却要经历这么多分离和痛苦,才能小心翼翼地迈出这一步。
所以琼才会在说出自己的名字之后,忍不住掉下泪来。
曾有人留言问团长,为什么要把女主奥芙瑞德简称为“奥芙”,所有的使女不都是叫“奥芙”吗?
是的,使女从属于哪个主教,她的名字就以主教的姓加上"of",所以她们都可以叫做“奥芙”。今天是奥芙瑞德,可能就成了奥芙约翰。或者今天奥芙威廉是我,明天奥芙威廉就可能变成了她。
“奥芙”是所有使女们共同的名字,又或者说,她们也是连自己的名字都无法拥有的人。
这个名字的耻辱,丝毫不亚于那一身使女的红衣。
但其实她们又都不叫奥芙。她们原本都是有自己的名字的。
要真正铭记一个人,想要真正被别人铭记,真名才是最重要的东西。
在这个死亡的悲伤还未完全消散的时刻,琼知道,真名对活下来的她们来说,是多么大的安慰与需要。
所以,她转身叫住一个经过的使女,轻轻地将自己的名字也告诉了她。
被叫住的使女愣了一下,但也极快地明白了她的意思,继而也告诉了琼她的名字。
然后,这个禁忌却又如此被渴望的举动,就像最好的秘密一样,迅速的在使女中间传播开去。
她们终于可以真的记住彼此了。
那么死去的人呢?她们的真名又叫些什么?她们还会有人记住吗?
不远处的加拿大边境,那里的当局终于确定了在爆炸中死去的使女的身份。
发布会上,负责人一个一个地念出她们的名字。与莉迪亚嬷嬷在葬礼上不同,她念出的是她们所有人的真名。
只要还有人记得她们的名字、她们的容貌,那些死去的使女就一定会被人记住。
所有为反抗这个操蛋的国家而付出了生命的人,都值得被人永远铭记。
“我不叫奥芙。所以,请以我的名字呼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