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笔记 | 通关八穴十二针,善治女性结节病(上)

2024-10-21  本文已影响0人  意为七

本文是古法中医针灸班之学习笔记,一方面帮助自己梳理知识脉络、巩固记忆;另一方面便于发扬和传承中医理念和技术,找到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探讨学习,惠己及人,期待我们一起同行。

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是三种常见病与多发病。本文从阴阳气机升降的角度,以相通病机而赅之,异病同治,疗效显著。

[摘要]

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甲状腺结节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从西医角度上看为三种不同的疾病。中医认为此三者病因病机有相通之处,认为七情乃致病首要因素,并提出阴阳气机升降失常为其基本病机,确立了通关、疏肝、理气、化瘀的针刺治疗原则,对此三者进行异病同治,疗效显著。

1  阴阳气机升降的理论基础

《素问·刺禁论篇》言:“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心部于表,肾治于里,脾为之使,胃为之市。”清代黄元御《四圣心源》论述:“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正所谓“大道至简,知其要者,一言而终”。通过研习经典,中医提出人体气机三升三降理论,即脾升胃降、肝升肺降、水升火降,肝升于左,肺降于右,心火下降以温肾水,肾水上升以济心火,脾胃为气机升降之枢纽。《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有言:“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阴阳气机升降出入运动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根本,反之气机升降失常使得百病丛生。

1.1  影响气机升降的因素

七情是影响气机升降的第一要素。《素问·举痛论篇》有言:“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通过三升三降理论可知,阴阳气机升降有序有赖于脏腑之气的调节,若脏腑之气受到影响,阴阳气机升降则会出现异常。如饮食因素五味偏嗜可分伤五脏,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另劳逸失度、起居无节、感受外邪亦也可影响气机升降。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记载“四关主治五脏”,明确指出五脏的疾病可由“四关”治疗。“关”可理解为关节、枢纽、人体中起转折关联作用的要害部位等。中医认为人体的关有腕、踝、膈、脐四关和颈关。膈关是人体上焦、中焦的分界线,它是将元气由中焦转至上焦的关口和枢纽,全身气机亦必须通过此关口才能布散到身体的上下、内外、表里,若膈关不通则肝气无法左升,肺气无法右降,心肾不能相交,人体则百病丛生;脐关在人体的黄金分割点上,位置非常特殊,是人体中焦、下焦的分界线,也是人体元气濡养五脏六腑的必由之路;颈关为人体从头至足最狭窄的部位,是五脏六腑之清气上承于头面部的必经通道。《灵枢·经脉》记载十二经脉除手厥阴心包经外,其余十一条经脉均行于颈项或咽喉部;《灵枢·经别》也记载了多数经别至颈项咽喉或“出”于颈项部。此外在《灵枢》“本输”与“寒热病”篇中详细记载了位于颈项部的七次脉腧穴、天牖五部腧穴,足以见得颈关的重要性。故脐关、膈关、颈关不通也是影响气机升降的又一重要因素。

1.2  阴阳气机升降失常的判定

判定阴阳气机升降失常的二十字方针:“膈脐定关焦,脉独何处逃,穴位揣虚实,辨证错不了”。

①膈脐定关焦。其诊察方法为以手察知,医者通过测量患者膈关、脐关上下的温度,以及切诊腹部、按压脐周有无压痛、动气来判定病变部位。如以肚脐为界,患者脐上、脐下温度差异明显则提示脐关不通。

②脉独何处逃。《素问·三部九候论篇》:“何以知病之所在?岐伯曰: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难经·十八难》:“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人,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也。”中医根据经典记载临床诊脉提出“脉独者病”的观点,即切诊时寸、关、尺三部脉象,若某部最异常,则提示相应脏腑或部位发生病变,如脉左关独大提示肝气郁滞。

③穴位揣虚实。《灵枢·经脉》言:“凡此十五络者,实则必见,虚则必下,视之不见,求之上下。”《难经·七十八难》记载:“知为针者信其左,不知为针者信其右,当刺之时,必先以左手压按所针荥俞之处,弹而努之,爪而下之”。在临床上注重揣穴并通过某些穴位的状态以判定人体阴阳气机升降状态,如百会凹陷则提示此为气虚下陷;脾俞、足三里凹陷或虚软为脾虚气陷;肝俞隆起、太冲压痛明显则为肝郁气滞。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