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笔记

《挑战拖延症》一书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6-02-09  本文已影响201人  舒明月

盼啊盼,盼啊盼,战拖会的第一本原创文集《挑战拖延症》终于出版了!书拿到手,简直欣喜若狂。其实这本集子里的所有文章我早就细读过了,榨汁神马的都榨过一遍了(因为参与了编辑过程),如今的欣喜显然不是一种接收的欣喜,而是给予的欣喜。正如我在书中65页所写:

但愿这段沉痛过后反省的话,能够给读完文章的你,拖延的你,痛苦彷徨于无地的你,带来一丝启发和助益吧!而我,作为深深受益于战拖会的一员,也总算是做了一点事,将这份最可珍贵的,“困而求知,而勉而行”的精神薪传了下去。

既然翻到了我的文章,不妨就把它作为行走本书的起点吧。这篇题名《战拖的青春》的散文,是我战拖三年时的阶段总结。达不到毫厘尽展,但也足称面面俱到了。作为一个时不时被战拖会拿出来宣传的典型人物,我收到过拖友们七七八八的询问,当问题较为宏大时(比如“到底怎么战拖啊”,“拖癌晚期,我该怎么办”,“战拖真的能成功吗”),精力有限无法详细作答,我就常常想到这篇文章,心中祈盼文集早点出来,以后再遭逢此等问题,足可拿出它来应对。对于初涉战拖领域的孩纸,当他们尚未真切持有一份愿景,疑疑惑惑,且又被时间管理习惯培养等各门各派的乱花迷了眼,不知从何处着手之时,读一读这篇文章,至少是个不糟糕的选择。

读完这一篇,接下来就可以往回翻,读第一篇《攻克拖延症——经历记录和心得分享》了,作者叫“完美是个梦”,文章是她在豆瓣的战拖小组中所发的同题帖子的精编版。身为时差党,完美姐姐是最早求助于咨询师的战拖者,国内的盆友们还在小米加步枪艰难探索之时,是她的一声炮响,给拖友们送来了国际先进的战拖理论与实践。对我来说,完美姐姐的帖子让我知道了,原来多年来那种焦灼痛苦的莫名状态,一份不足为外人道的私密体验,竟然已经是许许多多心理学专家摆在明面上的研究对象,也有相当多像模像样的论文专著(震惊脸)。刹那间我意识到了什么叫闭塞落后……也电光石火地想到家乡某几位行径古怪被众人嗤笑的长辈大叔,细思起来,他们全然就是拖延症啊!一生都蹉跎掉了!谢天谢地吾生也晚!

陡然窥见光明的年轻的我,自然要急切地跟着那一丝光明走了。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读完了完美姐姐的帖子,等到抬起头来,已是夕阳斜射,胸中有浓浓的既悲壮又荒诞的感觉,不知今夕何夕。为什么既悲壮又荒诞?等你读完了这篇尽管已精简仍绵延27页的文章就深深地知道了。

27页读完,翻到第28页,你将看到的是“我要好起来”的《我是怎样好起来的》一文。作为文学nerd的我总免不了要被好文字牵走注意力,忘记初心。只能怪好起来的描绘太到位了,太鲜明了。她是这样写自己过往的拖延的:

住学校宿舍的时候,半夜跑到阳台上偷偷哭,哭累了回来继续对着电脑发呆,撑不住了再去阳台上哭;有了自己的家以后,半夜声嘶力竭地哭喊、尖叫、摔东西,精疲力尽后倒在冰冷的地上睡着,惊醒,挣扎着爬起来,心狂跳,手抖着再敲几个字,再哭喊、尖叫,如此往复。就如小人鱼每一个美妙的舞步都像踩在刀尖之上,我每一个平庸的句子都浸透了泪水。……

强烈的共鸣感简直击穿肺腑。我之拖延虽不及她这么戏剧化,可是内心中撕裂的喊叫,那种黑洞般的绝望,都是一样一样的啊。那么,如此深陷于拖延泥沼的她,又是怎么“好起来”的呢?

她的这篇文章详细地道出了觉醒的几个阶段和自救的诸多举措,其中一大举措便是读书。两年时间内,她阅读了80多本心理领域的书籍,摸着石头过河,对自己进行了一场“笨拙但有效的认知治疗”。并且,“好起来”同学既从豆瓣小组里吸纳了足够多的养分,也始终将自己的发现和体悟坦诚、慷慨地分享出来。至今,她仍是组员景仰的先驱、大神,本国战拖史册中熠熠发光的名字。

接下来,翻到74页吧,敦韬的《重症拖侠好转记》。对我来说,这是一篇神奇的文章,里面介绍的种种战拖方法,听起来都有道理,可是我试用后发觉统统不奏效。(别摔鼠标!耐心听我说下去!)这分明是人家敦韬战拖有成的真实记录,绝非捏造,肿么回事呢?

其实,一开始读这篇文章,我就已经嗅到了别样的气息,他的诸多分析、推论也都颇严密,可是按照他的逻辑走下去总觉得很费力,脑子里得多转一个弯,与阅读前面介绍的几篇文章的顺畅感觉很不一样。大概是敦同学与我对世界的感知、体认方式的不一致吧。相应的,我们战拖时采取的策略也大相径庭。举个例子,敦韬提倡“去除快感”,他给出的原因是:做不同事情体验到的快感不一才导致我们对任务挑挑拣拣。于是他尝试只追求机械地、冷血地让“完成任务数量”最大化,发现效果极佳。而这法子在我这里别说一天了,一小时都施行不下去。在此方面,我经摸索后确定的方法恰恰位于光谱的另一端,即“快感最大化”。写文章最爽是吧?那就写文章;文章被阅读被点赞更爽是吧?那就在网上写。要是没有豆瓣阅读这个平台,没有读者及时的热烈的反馈,仅仅给自己设定一个机械冷血的“7万字文章”的目标,我大概是一辈子也写不出《犀读》专栏的(我于豆瓣阅读写的文学精读专栏,目前1万6千订阅量)。

所以我的point是什么?是这个——如果你读了前面的几篇文章后觉得茫然无感触,且先将心中升腾起的失望按捺下去,读一读敦韬的文章吧。也许你和敦同学才是一类人,你们的情感、心理逻辑才是相近的,从他的战拖文本中你才更有可能受到启发,尝试他的方法才更可能收到实效。我觉得,这本战拖文集的可贵之处正在于第一次集结了如此多战拖有成的活体(近30名),各有各的长处、风格,我相信,你总能找到与你有缘的一位或几位,总能找到更适宜于你的切入点。

比如,想从时间管理入手,想要对此有个大体把握的,可以读131页晴心的文章;毕业论文(或任何重大任务)的deadline还剩十天你却一个字还没开写的,建议读一读156页虫二的文章,说不定有奇效;对番茄工作法有耳闻愿意深入了解的可以读164页大胖的专论《朝番夕拾》……

不过,在你不亦乐乎翻完了一篇又一篇,代入别人的成功而飘飘然时,我觉得有必要对你说一声Stop了。打住,打住,把书翻到37页!看到战拖会会长高地清风的名字了吗?没错,就是这篇文章:《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

把自己从空中拽下,踩到地面上,实实在在跺两脚,自问一声:有没有一种可能——阅读时受启发到猛拍大腿,受感染到心潮澎湃,可是待放下书本,只闲闲地将战拖兵器舞了那么两下子就放下了,此后该拖的还是拖,一切都照旧?

太有可能了……我敢说十分之七的人都会以此收场。“道理都明白,就是做不到,坚持不下去,怎么办啊?”相信会长大人一定遭受了无数次类似的盘问才专门写下一篇文章来剖析论述(我都被问过很多次)。他认为“知而不行”其实只是未知,因为道理通常都是粗疏的,真正施行起来,你会面临无数的细节问题,只有将细节问题一个个迎头解决了,才算有了“真知”。纸上得来终究有限,正如我在文章开头所说,《战拖的青春》是战拖三年的总结,“达不到毫厘尽展,但也足称面面俱到了”;你看,我写了好几千字,也顶多顶多给你展示到“面”相这一层,毫和厘都达不到。可是,你自己着手战拖,是真的要一毫一厘地应对过来的啊。尝试每一种具体的方法,你,那个独一无二的你,都会有独一无二的反应。在自己的具体反应的基础上,你才能做出判断,知道谁提出的方法更有借鉴意义,更适宜于你。道理都明白?那是别人的道理,而且还是简化版的。你只有在行动中,才是在书写你自己的道理。

由此,清风君为我们提出了打开《挑战拖延症》一书的终极正确方式:

一本菜谱书该怎么读?字典又该怎么读?你见过有人把菜谱书从头到尾仔细读完,然后才去做菜的吗?又有谁一定要把字典全看完再去阅读别的书呢?

读完三四篇(至多五篇)你就可以放下它了。精精勤勤地去实践上一阵子(至少一星期),等你发现你提出的问题从宏观降到了微观,比如从“怎么坚持运动啊”到“想要坚持运动可以使用哪几种激励方式”,那时再来翻阅本书就可以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