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打卡】14

2023-05-29  本文已影响0人  仗剑逆水行

【打卡人】孙华斌

【打卡书籍】《大地中国》韩茂莉 著

【打卡章节】唐——苏湖熟,天下足——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阅读用时】30分钟

        中国历史早期经济最具优势的地区在北方的黄河中下游,那时的北方拥有全国经济重心地位,而气候条件优越南方还处于地广人稀、开发落后的状态。而无论是经济重心在北方还是南方,获得的成就都建立在农业生产的基础上。

        农业生产是人类劳动、自然环境与农作物三位一体共同成就的结果,三项要素中,农作物属于客体,自然环境的属性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幅度,人类劳动决定了农业生产的技术取向,而技术取向与人类需求始终捆绑为一体。

      在经历了中国历史上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粮食需求加大,为提高粮食产量,江南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了重大改变。首先南方亚热带地区的土地被大量开垦;随之北方渭河、汾河谷地等地的水稻除草技术(复栽)传入,土地利用率从50%提高到100%;唐代中期育秧、插秧技术普遍性用于水田;南宋时期北方喜面食的人口大量南迁,对小麦的需求增大,对小麦和水稻生长规律的长期研究中发现南方土地可实现稻麦复种轮作制,将土地的利用率提高到200%。

        “农业并不是政治的产物,政治却将农业推向进步。”北方战乱成为江南农业发展的契机,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轮作制,使得“苏湖熟天下足”。

          这让我联想到2020年的一道高考题,巢湖平原多年来的的双季稻种植制度又因劳动力大量流失改为稻麦复种轮作制,历史在“轮回”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