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分离焦虑不那么焦虑?
前阵子,朋友到我家接我,看见我和我3岁的孩子的离别觉得有意思,忍不住跟我探讨,俗话说:母子连心。在孩子渐渐长大,对她越来越依赖之后,每一次分离,孩子都哭得撕心裂肺的,分离后,即使已经离得很远很远,感觉还是会依稀听到他在嚎哭,心情无限的阴霾。问我怎么做到能和孩子愉快离别的?
我回忆了一下,自己也确实用了很多办法,试错了很多次。
实验一:分散注意力。
场景:各个平时带孩子游戏的场所;
主角:我和孩子
配角:爷爷或者外婆;
桥段:出门前,带着孩子去他平时爱玩的地方,陪他玩他喜欢的游戏,爷爷或者外婆远远的跟着身后,然后趁着孩子注意力分散的时候快速躲起来,然后离开。
结果:当孩子一转身找不到妈妈的时候,哭得久久停不下来,回到家还要控诉,今天突然找不到妈妈了,然后又哭一顿。一天中,只要想起就哭,爷爷和外婆带的苦不堪言。
实验二:睡梦中离开。
桥段:在孩子还没起床的时候早早起来出门。
结果:起床后,找不到妈妈,哭得撕心裂肺的。之后的几个晚上,都是睡着睡着起来摸妈妈在不在,早上无所次微微张开眼睛看到妈妈就接着睡,看不到就蹦起来哭。
实验三:强行扯开。
场景:离别的停车场。
主角:我和孩子
大反派:爷爷或者外婆;
桥段:不顾孩子的拳打脚踢,撕心哭泣,妈妈满含泪水的快步离开。
结果:离开后,孩子起码哭半个小时以上,哭得浑身没力才停止,甚至哭到睡过去。妈妈的心里也很难过,仿佛一整天耳边都是孩子的哭声。后来孩子自述,觉得妈妈不要他了,要把他送给爷爷或者外婆了。
尝试了很多种办法,还有用孩子爱吃的、爱玩的东西诱惑交换啊,这些方法都宣告失败,焦虑反而越来越糟糕。不过,唯一值得强调的是,不论用哪一种方法和孩子分别,当你回家时,他一定很开心的大叫“妈妈”然后张开双手以最快的速度飞奔向你,紧紧的抱着你。
后来有一天,在周日的晚上,我躺在床上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他突然询问:妈妈,你明天早上要离开我去上班是吗?我愣住了!思考了一下回答他:是的,宝贝!明天是周一,妈妈需要去上班,早上会离开你,但是下班妈妈就会回来了。他接着说:妈妈,我不让你上班,你可以不去吗?这个问题难倒我了,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我沉默了一下,他又说:妈妈,爷爷说上班是为了赚钱给我买玩具,买好吃的,那我不要玩具,也不吃好吃的,妈妈可以不上班吗?我脑中的警报钟一下子响了起来,孩子对上班的意义理解很有问题,也许这是一个机会,我抱着他坚定地说:宝贝,妈妈并不是为了宝贝的玩具和零食去上班的,妈妈上班是很开心的,是妈妈选择的,也是妈妈的义务,因为上班可以让妈妈获得价值,妈妈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每个人长大都必须要上班,就像每个孩子都希望学到更多知识,就像宝宝喜欢每天都玩耍一样,上班不仅可以赚钱还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第二天,他和我一起醒来,离别前,我蹲下来抱着他说:宝贝,妈妈要去上班了,拜拜!…这次出奇的是,他没哭,抿着嘴没哭,有点哽咽地说:妈妈,可以再抱一会吗?“当然可以!”我愉快的紧紧抱着他,亲了亲他的脸,在他耳边说:宝贝,妈妈爱你,并且永远都爱你。他嗫嚅地回到:妈妈,我也爱你,然后回到凳子上坐好。
我忍不住反思,其实孩子比我们想象地更坚强,他只是需要确定两件事:1,妈妈必须要离开,我并不能改变这个事。2,妈妈离开是开心的,我愿意为妈妈的开心而放手。
后来我又改良了一下整个分离、相聚的过程,把整个过程设计成一项仪式,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你一些帮助。
Step1:离别的前一晚,需要告诉他明天妈妈要上班,宝宝需要在家里跟着爷爷,等妈妈下班。
Step2:早上,离别前抱着孩子做正式的离别,告诉他:今天是周一,妈妈需要去上班,下班后妈妈会第一时间回来陪你,大概在7点钟到家。
Step3:你今天要乖乖的跟爷爷在家,帮爷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重要的是,告诉妈妈你今天发生的有趣的事情,妈妈回来了,希望你能分享给妈妈。
Step4:互相亲亲脸,然后愉快地挥手拜拜!(这里不总有效,有时候经历一个长假期,孩子有时候会舍不得,他会说,妈妈再抱一会!你一定要满足他,但是要设置边界,你可以说,那我们再抱一会,只能再抱一会了,妈妈要来不及了。)
Step5:回到家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接着奔过来的孩子,抱着他告诉他,妈妈想他,妈妈爱他,然后你用5分钟的时间听他噼里啪啦地说他今天做的事,再给他以鼓励。
当把每一次与孩子分离、相聚变成一次有仪式感的事情之后,我的孩子的分离焦虑被莫名的治愈了,我们珍惜每一次分离、相聚、陪伴。他也变得更加的独立,回来后听他说的事情,经常能听到他用举一反三的方法去分析事情。
每一次矛盾冲突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要把握每一次冲突重新构建相处模式,重新审查各项关系,重新内观自我。这过程,需要的是爱+耐心!加油,妈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