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即景
今天在大姑子家吃的午饭,结束后送小姑子和公婆回老家,准备顺带采些柿子,弄些蔬菜回城。
汽车大大缩短了我们回老家的时间。这是个乡间小村,红砖黑瓦的两层小楼,九十年代的风格,一排看过去,大多铁将军把门,古旧的大铁锁上已积了一层灰,链条锁外的包皮塑料已发黑翘起,在风的招惹下偶尔会动一下。
门旁的狗洞大开着,我十分害怕,怕会不会从里面窜出一条小黄或小灰,不敢贸然继续前行,小姑子说,去吧,人都出去了,哪里还有狗。
房前的格桑花,灯笼花,还有一片片一簇簇不知名的花,虽然东倒西歪,但是也咋咋呼呼的开了一大片,几乎侵占了大豆的地盘,也无人干涉。我摸摸大豆的豆荚,鼓鼓的,有的已经黄了,有的正当吃。估计要不了多久,都要黄了。
远远看见有一老翁独坐门前,拿着一根小棍子在地上有一下没一下的敲着,对于我的贸然闯入,也只是瞥了一眼 ,就继续漫无目的的看着暮色四起的田野。
这里家家门前几乎都有一棵柿子树,也许是人们的美好愿望,希望能事事如意吧。柿子树,高的,矮的,大的,小的,甚至歪的,无一例外,都挂满了果实,一串串,一坨坨,叶子外面里面都是的,有的已经垂到了地上,跟地上的豆苗纠缠到了一起。
小姑子,知道我爱发圈,为了拍张更好更大的柿子照片,要带我走进豆荚中间去拍。我看着茂密的豆苗,唯恐里面正蜿蜒着不明生物,但盛情难却,只好心惊胆战的拨开凌乱的豆苗,步步惊心的走进去。
这棵柿子树的正面没有什么柿子,走进他的背面,发现叶子已经掉的差不多了,只剩下一吊一吊的大柿子,枝条被柿子压的极弯,有的已经淹没在荒草中。目之所及皆是黄黄绿绿,黄的已经很黄,绿的也是黄绿的,都可以采摘了。
小姑子左隔壁人家的儿子是曾经在我们乡镇做副镇长的,他们家早就搬到城里去了。走进了看,他家的居然是灯笼柿子,一个个柿子就像一盏盏的绿灯笼、黄灯笼,好多好多盏,煞是好看。可是,主人不在,这一树柿子在风中静默着。
小姑子右隔壁是个小型运动场,场边也有一棵茂盛的柿子树,叶子好茂密,走近一点,才发现叶里叶外,都是大柿子,瞬间我就明白了“硕果累累”这个词的含义。小姑子说,这是水果柿子,洗洗就能吃,是前面人家的。我很奇怪:这么多,为什么不采呢?而且就在路边,怎么没有人偷呢?小姑子笑了,这家人家搬常州去了,没人来收。再说,乡下人家家都有,送给他都不要。好吧,是我小肚鸡肠了。
我在拍照,婆婆抓紧时间到地里给我们弄菜,青菜、茼蒿都是极嫩的,手掐即可,大蒜已经长出细细的叶子,莴苣、胡萝卜、红白萝卜都已经发芽,每一块土地都有各自的成员,干干净净的生长着,没有一颗杂草。这光景就是看看,也心旷神怡了。
邻居老奶奶88岁了,隔着两块地告诉婆婆,她今天进城了,重孙子已经17斤,压手得很,她已经抱不动,为了不给孩子们添麻烦,她还是一个人回来住。婆婆大声吼着,说听不清。老奶奶于是走到我家地边,大声重复着刚才的话。走近了,我看到她居然带着墨镜,估计是青光眼,她也不好意思的摘下眼镜,解释了一番。婆婆边摘菜,边扬着嗓子回应,我今天也进城了,重孙也十几斤,抱不动,老了,我们还是在老家好好呆着,不要给他们添麻烦。
小姑子把大柿子一个个用酒泡了一下,装进方便袋,婆婆把择好的蔬菜分包扎好,吆喝着把冰箱里面的各种零食和水果问了一遍,给你们带回城里吃吧,在我们强烈拒绝后,再一样样放回了冰箱。
天黑了,我们也要返程了,汽车启动,婆婆大声说,30号回来喝酒啊,1号再回来,是你奶奶祭日。这两句话,婆婆今天下午已经重复几遍了,而且絮叨着,某某的祭日,他家人都没有回来。某某是跟婆婆一辈的邻居。
我将头伸出车窗外,回望伫立在着大门口的两个老人,走啦走啦,知道啦,赶紧回去吧。车子疾驰,路灯渐次亮起,好像一条璀璨的灯河,流向不远的远方,路边的村子里一些灯也亮起来了,就像莹莹的烛光,在风中闪烁着。
记得有人说过,我们听到中秋、故乡、老家有时会流泪,那是因为你的血液中融入了我们的传统文化。柿子树上,已挂满了灯笼,那是为了给孩子点亮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