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月入两万,负债百万,我的财务救赎之路

2019-05-26  本文已影响0人  超人的小岛

       最近看了一个文章《个人财务自由之路》,讲述90年姑娘在四线城市,毕业8年,收入从开始的年薪3万左右长到8万左右,理财达到资产百万。再审视我的财务状况,买房负债百万,消费贷款14万。同为90后,别人已开始财务自由,而我深陷债务泥潭。

      自从开始正视财务问题,我有空就会翻翻豆瓣攒钱小组,发现同龄人的财务状况真的是层次不齐,有人消费贷负债累累,有人打卡记录今年存款达到XX万。必须承认人和人之间的巨大差异。有些人大学期间就可以靠一技之长获得稳定收入,有些人毕业月薪三千也可以小有盈余,有些人,月入两万依然负债累累。观察相近背景的人,毕业五年后的财务状态,断崖式差距的根本原因来自于自制力。自控力差,最容易被消费牵着鼻子走,这也想要那也想买,最后月光没有存款,甚至负债几万到几十万。自制力强,合理管理金钱的人,有些已经资产百万。

      不幸的是我就是自制力差的一类人,我的消费习惯很差。对钱财无概念。具体来说,一开始仅负债5,6万左右,一直觉得没关系有能力偿还。后来继续买买买负债达到9,10万左右,也一点没有心理负担,再后来看了豆友的还债日记,拖拖拉拉2个月才核算清楚自己到底欠债多少,这个时候所有的消费贷款加起来已经有14万了。我已经不记得从10万到14万期间都支出了什么,买了什么东西。复盘粗略评估,其中利息约占2~3万了。总结来说我都财务管理一点概念都没有,不知道自己总共借了多少款,也未详细计算没有需要支付多少利息。好在在相对安全的平台接的款,才没有被拖入网贷利滚利,负利还不起的地步。但身边也不乏有人用了网络借贷,最后导致亲戚朋友挨个被催债。

负债情况:

截止1月份消费贷14.2万

如何产生的:

购买房产后,大约有一年时间入不敷出。所有消费刷信用卡,借贷产生。

目前还债情况:

2月还贷0.9万;

3月还贷2.2万;

4月多花3000;

5月还贷2万;

剩余贷款约9.5万

说说我陷入财务泥潭的过程中所犯的错误

1. 盲目乐观自信,使用各种借贷平台,借款消费

      没钱借钱花。不得不说,现在各大网贷平台解决了大家借钱难的问题。借钱再也不用低声下气四处求人,手指一划两分钟到账。所以即使没有钱我的生活也丝毫未受到影响。并且坚信以我的赚钱能力,肯定很快可以还完贷款。人总会太过乐观评估自己遇到的问题。在没有仔细算每一个借款平台的欠款之前,我的心理上的感觉是借的不是很多,实际到最后清算的时候连利带息共计14万。作为消费贷款来说,这确实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2. 从不计划消费,量入为出。

      大概有9个月左右的样子我都是靠借款消费的。这期间我从未做过预算,延续以往的消费习惯消费。所以年度花费大概13万,在2018年消费总结之后才有了管理财务的想法。反省我为什么会陷入这样的财务泥潭?父母对金钱的态度是极为抠门的,整个成长期间我对金钱的态度极为敏感。讨厌谈钱害怕谈钱,所以在毕业后独自生活的五年中,工作带给我收入,也带给了我底气。这种无人管束的自由,让我一人赚钱一人花光。原本是月光,在父母帮忙首付,开始还贷之后就捉襟见肘。所以在这一年的过渡期中,我刷卡欠债14万。

说说我为还债做的努力

1. 把财务状况数字化。统计债务,设置每月必需开始的生活预算,每月记账,清晰掌控自己的资金流向

✨统计债务:相信很多借款的人和我一样,共计欠款多少,对每月需要还多少本金,利息没有概念。最终有一天利滚利,承担不了债务而崩溃。所以,一开始先统计自己各个渠道的欠款。

✨设置每月必要生活预算:必要预算是指没有它没法生活的支出,比如房租,水电,餐饮,通讯,公共交通。粗略估计下来我每月基本1600左右就可以生活了(仅餐饮,交通,娱乐)。

根据收入支出流向,做了还债计划表。预计2020年5月还完。(写这份日记的时候,已经还款四个月,剩余12个月也会很快度过)

✨每月记账,掌控资金流向

      自2019年开始,我就在用记账软件记账。追踪每月实际支出。一开始预算超支总是难免的,每个月都会复盘当月支出。看看有什么不必要的支出,有什么改进项。1~5月每月个人支出在3000内,只有4月超支。相比2018年每月过万的支出,现在的我甚至可以将花费控制在2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观。改变不是一时的,在接下来多一年中还要持续改善。

2. 重新洗脑,调整自己的价值观

      “物质欲望带来的满足感仅仅建立在未得到满足的阶段,一但欲望得到了实现,那么在这一瞬间,满足感就马上消失,人们被这极端的讽刺感玩弄于股掌之中”

✨给自己灌输新的生活理念。如果你想省钱,但是主导你的潜意识还是买买买,靠消费实现自我。那将是特别痛苦的一件事情。

      一开始没钱花的时候我也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欲望,但光靠信念决心是不够的。18年因为省钱的事情几次奔溃大哭,但当我的支付宝账单出来的时候,我却大吃一惊,因为我还是花掉了10万多。所以18年的状态一直是感觉上在省钱,其实并没有。

      2019年用新的价值观给自己洗脑,接触极简。在这个过程中看了“我的家中空无一物”“简单的生活”等等极简理念的书,接受“物尽其用,简单质朴”的生活理念,并跟随豆友挑战“一年不买新衣服”;

      除此之外,看了“无节制消费的元凶”“第四消费时代”这两本研究消费发展及心理的影视书籍,“无节制消费的元凶”介绍了作为商家,每天都在想尽办法用哪些套路,刺激我们消费。而“第四消费时代”讲述了伴随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人们的消费理念。消费的最终趋势是不再追求以占有物质去丰富自我,而是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这些观念的植入让我更好的接受了省钱这一件事情,以前总觉着省钱是一件可耻的事情,毕竟所有的媒体,电视,电商,都在激励大家买买买,省钱反倒背离了主流价值观。接受过这些精神洗礼之后,认同了极简理念也会演变成一种社会群体现象。也是一种值得追寻的生活态度,所以克服了省钱带来的心理负担。

✨寻找花小钱可以丰富充实自己的事情。投入热情到其他事情上去。不再沉迷消费。如果说以前的我,是靠消费自我实现,通过买好的包包,每天搭配不重样的衣服体现自己的不一样。那现在的我,看看书,跑跑步,练练瑜伽,周末再去户外徒徒步。都带给了我心理上的充实。并且,这些新的习惯并不需要花费太多成本。

      对我来说,去山里徒步,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不仅锻炼身体还满足了社交的需求。读书更是花小钱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最有感触的是王小波,丰子恺和贾平凹的书,这几位作者都是生活在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但他们笔下的文字个个妙笔横生,把一件平淡无常的事情也可以描写的充满乐趣。跑步瑜伽都是会让人分泌多巴胺,让人更加快乐。

3. 将可透支的信用账号换成普通账户,舍弃信用卡,关闭所有借贷平台

      钱不经手,对钱越来约没概念。自从微信支付宝绑定支付之后,我大概已经有两年时间不带现金出门了。随时随地都可以电子支付着实方便。但无形中增大了消费。花呗用一点,各大银行信用卡刷一些,网贷平台再借一些,东一点西一点加起来一算一大股支出。当前介于我的债务依然庞大,不能一步到位关闭所有信用账户,当前只能每月做好计划,每月预存当月预算。在还款期间,坚决不再外借新的债务。

4.学习理财的知识

      在我们的成长经历中,家长总是教导我们好好读书,然后就可以上好的大学,而老师则教育我们好好学习,就可以获得好的工作。没有人教育我们该怎么管理财务,与金钱相处。在看了bbc纪录片《人生七年》之后,原来我的管理财务能力欠缺也是教育的欠缺。相比上层阶级的孩子,在7岁的时候,每天放学会看看经济时报,在生日时获得的礼物时股票。而我27岁还没有炒过股。所以最近几个月开始研究入门级财务管理书籍。陆陆续续看了 《财富自由之路》《财务自由之路1,2,3》《会赚钱的妈妈》《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如何去用金钱创造金钱这个话题还离我太远,但这些书本中都在贯彻两个理念。

✨只买现金支付的起的东西。

✨消费贷是愚蠢的。基本除了房贷之外,其他的车子,家电,旅游,日常开支产生的负债都属于消费贷款。

      不要为了满足短期的欲望而透支,借的钱总共是要还的,太多借款会摧毁你的自信,拖垮你的人生。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