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题中元,闲话“鬼故事”

2022-08-13  本文已影响0人  Gabril阿冷

中元节过去两天了,但是在有声播客,尽管应节的节目还是有很多,是不是中元节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什么意思呢?

说到中元节,按传统的意义来说,应该是丰收祭祖;按佛教而言,应该是盂兰盆节,礼佛普渡;按道教而言,则是糅合了前二者,并加入了自身的理解而成的,祭奠死者,引渡亡魂的日子。

而对于民俗而言,除了今天应该烧点香焚些纸以外,就是一个鬼故事会的日子了。

就比如我比较喜欢的一家电台媒体,好像是从五六年前起,每年中元节都会特别推出一期中元夜话,最初是自行搜集的各种灵异怪谈,中间是邀请专门做怪谈故事的自媒体共同创作,近两年来更是鼓励听众投稿,音频稿件文字稿件皆有。喜欢的听众们自是每年都翘首以待,并在评论区大量地分享自己道听途说或“亲身经历”的各种奇闻异事,还有不少人高呼“每年一期太少,每月一期不多”。

那大家从上面的估计也看出来了,虽说这家媒体只是“兴趣使然”一年来一期,在他们后面的听众群体和故事容量可是巨大的。前面就提到了,有专门做这些的自媒体,而且总能收获一大批听众和大量的投稿。

也因此,对于这些自媒体而言,一年一期,那不得吃大半年的西北风?一个月一期都嫌少,甚至一周一期,都做得下去,甚至听众的体量越来越大,存稿过多,还得多开一个节目来做的,我都见过。

而即使对于那些听众体量还不算大的自媒体,做不到让听众来持续供稿的,居然也能在历史中找寻到无数值得一谈,甚至值得深谈的故事。

而奇妙就奇妙在,前者的故事量巨大,但重复度应该不高,否则不可能每期都能讲一两个小时新鲜没听过的;后者虽然题材会经常重复,但只要听众没听腻,或者还有新听众没听说过,那么永远都不缺听众来点赞支持。

相比之下,所谓的鸡汤文、养生文、干货等等题材,普通的个人媒体还真未必能在竞争中存活下来。

这一方面是,人们总是对未知、难以解释的事物又爱又怕,而且乐于在相对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些刺激。这里面有人说,哎呀,你们爱听鬼故事的真大胆,难道都不害怕的吗?正相反,我们并非不害怕,我们只是越发享受被吓到了的感觉。反而一旦这些鬼故事不可怕了,我们倒是不喜欢了。

另一方面,也有“人们总爱听点坏事”的原因在作祟。这也是为什么近些年来鸡汤文越来越不受待见,干货总会受到不应有的质疑的其中一个不太明显却又颇为重要的原因。因为这些所谓的“好事”,一不留神不是陷入说教,就是要求人们付出努力,或者被人认为“假大空”。

我倒是觉得挺有意思的,鬼故事难道就是真实的吗?难道鬼故事不比这些鸡汤、干货来得更假?但大家会很大度地挥挥手,说:我们不论真假,只要故事精彩就好。

我寻思,大家可能是精彩的鸡汤文看得太多了,“查重率”太高了,所以腻歪了。而鬼故事居然就真的能做到层出不穷,而且老故事还能有新篇,也真的是让人难以释“耳”。

而且最有意思的是,你要是在平凡的故事里面聊聊亲情什么的,大家可能就笑笑,感叹两句;如果你在鬼故事里面讲一些长者回魂看自己的儿女孙辈时,大家则会十分感动,大呼温暖。

其实这并不是说谁的故事编得更好,而是一种“反转”的因素在作怪。

前些日子读的书《会好的》里面就提到了,坏事情,比如会让你恐惧、愤怒、焦虑的事情,总之是对我们稳定的情绪有一定冲击性甚至破坏性的那些,会把我们的大脑强行推进去一种“现在我需要解决问题,我要积极思考”的状态。而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的精神会高度紧绷,对于外界信息的接收程度和加工能力都会大幅提高,因此我们往往能快速解决问题。比如所谓的“急中生智”,“狗急跳墙”等,都是在说,生物在遇到危急情境下会爆发出远超平日的潜力这个道理。

那么自然,如果我们在进入这种情况的时候,突然发现原来那些问题其实并不是问题,甚至有人帮我们解决了,那么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体验过的人一定能明白,这可不是单纯的“逗你开心”能够比较的。

过去有过一段时间,甚至是到现在,有合理反转剧情的作品都很受大家欢迎,多少也是有类似的原因在里面。

简单来说,每天晚上睡觉的时候,都看到身边有个黑影,大家正害怕呢,请人来看,原来是刚走了的亲人,舍不得自己,每天晚上守着自己睡觉呢。

这种情节,对于曾经失去过亲人的人来说,可谓是杀招。至少我就很受用,甚至自己都经常会梦见类似的情节,然后大哭一场,宣泄了自己心中的种种积压的怨气、压力什么的,再倒头睡去,早上起来,神清气爽,又可以继续为更好的拼搏了。

这可比什么鸡汤文有趣多了。特别是,早期的鸡汤文往往是把一些虽然是现实,却未能进入到我们实际生活的未来轻飘飘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在我们付诸努力去奋斗之前,却先焦虑了起来:要是我没有那么幸运呢?要是我就是坚持不下去呢?要是我……这样的怀疑导致后来的鸡汤文也不敢多说什么实际的,就天天“遇上更好的自己”“看见更大的世界”“实现自我内心的坚强”……我也不能多怪责他们,为了从正面去照顾大部分被生活重压的人,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毕竟,总不能在有人跟你说“我最近工作压力好大,生活上也诸事不顺,很难受啊”的时候,你跟他说“我给你讲个鬼故事吧?”

而且,我们总不能一年只有七月份才压力大吧?所以我们对解压的需求也不可能一年一度。也因此,深谙我们需求的播客们,就干起了这一行,分分钟比辛苦耕耘煲鸡汤的心灵导师们走得更快更远。

这么看来,也许还真的是鬼故事更解压也说不定呢?还有所谓的恐怖电影,小短片什么的,看完如果感觉有“回到无神论的现实”这种感悟,估计也是比较好的体验吧。

哦嚯,怪不得《咒》这部片子被人骂晦气,毕竟它竭力在把故事里面的情节推到现实中。从故事手段来说相当高明,但对于我们这些出于解压而去看恐怖片,而且很入戏的人来说,失去了“回到现实就安全”的这一层反转,当然就会觉得不爽,觉得晦气啦~类似的作品还有科洛弗档案、鬼影实录之类的伪纪录片形式的恐怖片或灾难片……

对哦,灾难片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恐怖故事(《2012》《后天》之类的)。

甚至,有些科幻片也是披着恐怖片的外衣(如《撕裂地平线》)或带有大量细思极恐的细节(如《彗星来的那一夜》)之类的。

而灾难片的劝导意义,基本上在于“珍惜与家人的时间,多看看这个世界的美好,因为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先来”之类的,或者是宣扬环保题材,或者是赞颂人类的团结互助等等,无不是通过灾难来歌颂人类的共同美德,或呼吁观众的意识等。

那些有恐怖性质的科幻片,则更多是在告诉我们科学的可能性,有悲观的,有乐观积极的,有借虚幻题材讽刺现实的,可见,并没有谁是在故意吓人,都是通过惊吓来让人深思。

在这一点上,灾难片和科幻片倒是很懂人性嘛~从这一类的恐怖性质看来,会不会有一种可能,就是:既然坏事情能让我们集中精神去处理信息,让我们记忆更深刻,是不是应该在日常的恐怖故事里面多加入一些有教育意义的事情呢?

其实还真有。

在《会好了》这本书里面就有一个推测,说恐怖故事的源头,很有可能是起源于早期人类围坐篝火时的狩猎心得交流。在那种时代里,越是危险的狩猎经历,一方面自然是会受到大家的敬仰,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劝解其他人做好准备的小课堂。也就是说,为什么狮子老虎这些是猛兽,而兔子狍子这些可以随便抓,多少都是通过恐怖故事给区分开的。

我倒是挺同意的。看我们经常讲鬼故事,都会说事情发生在深夜,发生在酒后,发生在违反了某些常识等等的情况下。那么很容易理解,它们除了本身的故事情节以外,其实也是劝我们,早点归家,早点休息,适量甚至不要喝酒,不要轻易违反常识等等。往往都是带有劝导性质的。

还有,当年的日本恐怖片“午夜凶铃”“咒怨”,看似怨灵无差别杀人,实际上也是原作作者在呼吁大众关心易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并不是单纯地在吓人。只是可能做成电影后,强化了恐怖的内容,弱化了它本身的故事背景,所以大家看起来就只记得无差别杀人了。

想起来,父母也常常会吓年纪还小的我,比如说,晚上太吵的话,我就会被老虎抓走;说谎太多,是会掉牙齿的;不跟着大人们走,可能会被人贩子拐走,拐走后会怎样怎样……

虽说这些可能都不算什么鬼故事,毕竟我小时候可喜欢听那些神神鬼鬼的东西了,就算说了也唬不住我,加上父母和外公外婆本身就是医生,爷爷奶奶是老师,都挺唯物主义的,自然也不会讲这些他们自己可能都不信的事情来教育我吧。

那么,以上提到的都是比较宽泛的教育意义。如果能在学生平时的学习里加点鬼故事就更好了。这方面就别老提那些什么清晨或者夜跑会遇到异常现象了,虽然从健康意义来讲,太阳出来前和刚出来以后,以及下山较长时间之后,周围,特别是有绿化带的地方,确实存在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偏高的情况,这时候确实不应该去这些地方跑步~当然,所谓夜里不要去小树林,不要去山林等地方也是一个意思。

现在想想,每次上课前先给大家贩卖一下焦虑,算不算也是一种方法呢?哦,怪不得上课前老师要专门找一些根本还没学过的问题来考学生了,或者是公布一下这次大家考试都很差,骂一下“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之类的,原来这就是所谓的“课堂版恐怖故事”呀?但是吓人的层次太低了,估计大部分学生都不吃这套了~~还是得优化一下,哈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