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菜菜系的特点 之三

2022-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无糖咖啡沈1

善用麻辣著称

    闻名全国,享誉四海的川菜、有一个突出的特色是善用麻辣。历代川厨经过不断实践,总结出许多使用花椒、辣椒进行调味的经验,如品种的选择,用量的掌握,下锅的时间及受热的长短等。用花椒、辣椒与别的调料巧妙组合,形成千变万化的味型,用得多的有9个:酸甜咸鲜略带回味的家常味型,麻辣咸鲜的麻辣味型,酸甜咸鲜辣香的荔枝辣香味型,咸甜酸辣兼备姜蒜葱香味突出的鱼香味型,咸鲜辣香的糊辣味型,咸甜麻辣酸五味均衡的怪味味型,麻辣芳香略带回甜的陈皮味型,咸鲜辣香略带回甜的红油味型,麻香咸鲜清淡的椒麻味型。川菜虽比别的菜系使用花椒,辣椒量多,但并非越麻越好或越辣越好。而是五味中求平衡,清鲜中求醇浓,麻辣中求柔和,口感中求层次。所以才会得到国内外各界食客赞誉。

        一个味型的形成,是先辈厨师不断总结提高的结果。什么味用什么料;怎样搭配,准主准次,份量多少;下锅顺序和时机,受热时间长短;起锅后的色泽,口感程度等等,都有共同认定的使用花椒,辣椒的准则,而这些准则又全凭个人经验来灵活掌握。

1.同一味型辣椒调料的灵活掌握

      多少年来,无论厨师,食客对各个味型的特点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认识,但在具体菜肴的用料上有一定的差异。如家常味型,习惯口感为咸鲜微辣略带回味,而家常鳝鱼不仅要具备上述口感,还要有麻香味,即起锅前撒花椒面。蒜泥味型一般是不放红油辣椒的,但蒜泥白肉却要放。以上二例说明同一味型的不同菜肴,麻辣调料的使用不完全一样。这就要求厨师在对每个味型的特点非常了解,每道菜肴原料的性质十分熟悉的情况下,正确运用麻辣调料。如家常肉丝的辣味调料是泡辣椒、元红豆瓣,家常连皮肚头只是泡辣椒,同是家常味的豆瓣鱼放的是郫县豆瓣,,辣子鸡丁放的是辣椒酱。

2.不同味型菜肴选用不同的麻辣调料

    虽然很多川菜都使用麻辣调料,但麻辣度有着强弱之分。最强的是毛肚火锅、麻婆豆腐等;较强的是灯笼鸡、芝麻肉丝等;弱的是家常海参、回锅肉等;香辣的是宫保鸡丁、渝州鸡等。因此,在做菜时,就应正确掌握不同味型麻辣调料的使用量。如陈皮味型和荔枝辣香味型都用干辣椒和干花椒,但用量不同,前者应多于后者。毛肚火锅和糊辣青笋都须用花椒和辣椒,但毛肚火锅最好用七星辣椒,贵州山花辣,糊辣青笋则以二金条辣椒、大红袍花椒为最佳。

3.利用味的抵消现象综合调味

      实验证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调味料一起使用,会使一种味或几种味的味感都减弱。以花椒、辣椒单独使用做出来的菜肴,麻辣味感往往过强,使食者受不了。要达到最佳口感,就应压制辣椒的过份灼燥和花椒的过度麻涩,使用其它调味料适当减弱花椒、辣椒的麻辣味感。家常味,鱼香味,红油味等菜肴中放适量醋和少量糖,就是起抵消作用的。另外,姜、葱、蒜等也有调和麻辣的功效。

4.正确掌握加热程序及受热时间

      麻辣调味料属于脂溶性物质,无论是干辣椒,干花椒,郫县豆瓣,辣椒面还是泡辣椒,用油煵炒都能出色增香。因为油脂的温度较高渗透性强,能使辣椒、花椒中的挥发性物质加速挥发,从而达到色味俱佳的目的。虽也可用水溶,但效果远不如脂溶的好。

    在对花椒,辣椒进行脂溶时要根据菜肴的特点决定下锅时间及先后次序。如烧豆瓣鱼,必须先煵郫县豆瓣,然后下姜蒜炒出味,然后方能掺汤。而炒鱼香肉丝,则是先将肉丝炒散籽发白后才能下泡辣椒及姜蒜炒至出色出味。做渝州鸡时,同是辣味料、下锅也有先后。必须以低油温煵炒干辣椒节,待呈褐红色时再下花椒微煵,然后下主料炒至散籽断生后才下辣椒面炒转。

    掌握了时间、顺序后,还应把握好下锅时的油温。凡使用辣椒味料的菜品(椒麻味除外),都要求成品色红,辣香,味和,因此必须重视油温的控制。如干辣椒下锅后油温过高,或翻动不及时,就会产生色红黑分明的现象,红的部份干辣,黑的部分发苦。辣椒面下锅后更要注意油温,稍不留神就会发生焦化、味发苦。花椒下锅温度过高也会使其焦糊发苦。炒豆瓣酱温度过高会炒不出色,炒不散籽,从而焦糊。泡辣椒下锅时若油温高了、会变成干辣椒渣,色差味弱。因此正确掌握油温,是保证菜肴味感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5.因时、因地、因人而异

    一年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温度也不一样,人的口味会因气候的变化而略有区别。因此在使用麻辣味料时应在不影响风格特色的基础上适当变化。如夏天人们普遍喜吃清淡的食物,炒宫保鸡丁时就应少加辣椒和辣椒面;但这样做又会影响菜品的色泽,于是厨师们往往在菜里稍淋一点红油,使菜品减味不减色。再如毛肚火锅的麻辣程度也应随季节的不同有所变化。欲话说:“十里不同俗。”地方不一样,人们的饮食习俗也不一样。从川菜在外地经营的情况看,成功的川菜馆都是在保持川菜基本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人的饮食习惯及口感要求适当调整麻辣料的使用,并因地制宜创制出许多川菜新品种。

    虽同处一地,每个人的口味要求也不尽相同,不能简单地以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来统一判断。据调查,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程度的人,口味要求是有差异的,生活习惯不同口味要求就不一样。一个优秀厨师就应事先尽可能了解食客的口味要求,适当调整菜肴的麻辣度,尽可能让顾客满意。有些小餐馆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比如顾客吃小面,厨师会问要红汤是清汤。点菜时看见外地顾客也会问辣椒要多少。

      现在不少的川菜餐馆,为了使客人能了解其菜品的麻辣程度是独具匠心的,在日常供应的菜谱中的呈麻辣味感的菜品均标明了特殊的标志,如ΔムΔ表示极辣,ΔΔ表示较辣或香辣,Δ表示微辣。这种方法深受外地广大食客的赞誉,从中也体现了川菜因人、因地而宜的特点。

                    2022 12 13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