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设计我爱英语我爱阅读

谈谈提问的艺术 | How To Ask Questions T

2020-04-20  本文已影响0人  Nataliamok

之前看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 📖《How To Ask Questions The Smart Way》讲述的是在科技行业的提问技巧,但其实十分适用到其它行业或日常生活中:

结合这本书和个人经验,我大概总结了一些关于提问的窍门:

</ 提问前 >

1.Do your own homework自己先做功课尝试解决问题

首先,能在互联网简单动动手能找到答案的,就不要随便在群或私聊问了;很有趣的,打开微信经常会收到各种奇葩问题,例如最近有问到一些签证甚至建站问题的,但这些东西动动手不就可以快速找到?

其实在知乎或微信的搜索栏都是好工具;当然,能科学上网更佳 🔍

我比较欣赏提问前有明显自己做过功课的,交谈起来也不会太吃力;真正的交流也是彼此交换有价值的信息,而不是单方面地索取。

例如我朋友圈有很多大神, 但平时没事真心不会乱麻烦他们;当然我自己是不求人性格,遇到难题例牌先自行解决,实在想不到办法再好好构思如何提问,力求简洁,不要太占用对方时间;然后平时留意到对方有遇到什么疑问,主动提供idea. 🧠

一来一回,这样的关系才健康长远;可惜,很多人就只懂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然后一直索取,那么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这样拉远。

2.Ask the right person找到对的人提问

这个很简单理解了,正所谓专业的事找专人来解决,事半功倍;但找到错的人,事倍功半。

其实每个人身边应该主动连接不同行业比较有才华的人,出现疑问就更省事了。

但高手们只喜欢有价值或者有挑战性的问题,而不是被问鸡毛蒜皮的事情。

3.Nothing is for free主动付费

最简单的原则,能花钱的果断花钱解决问题。

这个社会说白了就是资源交换,金钱也只是其中一种介质;我一直是那种能花钱就用钱解决问题的人,例如之前弄新网站,虽然身边也有很多做IT的朋友,但我从来不乱麻烦朋友,因为人情好难还,尤其在国内,还是付费高效。

但估计很多人还没弄懂金钱的真正价值在哪里,其实占用了别人的时间,很理所当然应该作补偿,金钱也只是其中一种方式。

4.Adding Value First 先向对方提供价值,再索取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懂得主动给予很重要;例如我有部分老客人经常很机智地和我分享他们也知道的东西,那么我也会第一时间分享最近得知的新资讯,套利机会等,这样就很好了:)

毕竟最好的关系永远是可以细水流长。

< / 提问时: 魔鬼在细节 >

/ keep it short力求简洁

好奇大伙对对方发来一大段长字的看法?是认为对方诚恳还是?但其实一旦长了很考验逻辑表达能力的,但大部分人往往容易越说越乱,最终对方也看得辛苦。

想得到对方的高效回复的妙招:得简短有重点,例如简单花对方1-2分钟能解决的最佳。

/ format注意格式

不要一句一句地问,也不要一大段,分段很重要,无论是在邮件还是即时通讯。

/ make it clear说到重点

有条理、高效让对方快速知道你的需求/疑问,才是最有效的提问;不然说了大半天还没到关键点,其实就在磨别人的耐性。

/ be reasonable with your request提问的分寸

其实成年人了,该不该问的得提前衡量,例如涉及私人生活的但不怎么熟悉就不要问了。

/ why take the time to help you?为什么值得对方花时间?

这个其实在提问别人前都好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什么值得对方花时间?是对ta有价值?促进双方思考?还是只是自己一情相愿地在伸手?

但没有人有义务解决你的疑问。

社交媒体沟通的礼仪

感觉现在的大部分交流直接在社交媒体上进行了,但也得注意礼仪,不然一不小心的“互动”会让对方认为是干扰:

1.进行自我介绍是最基本的

大伙有没有同感,同样是添加陌生人,其实打招呼的第一句话已经很区分人?我特欣赏那些通过后主动介绍自己的:) 在这个大众都喜欢滥交时代,添加通过后的自我介绍基本成为第一印象,但还要对方亲口问的,其实已经浪费了双方时间,第一印象已经很不好了。

2.不要随便发语音

就微信来说,估计发语音已经成为最被讨厌的行为,我也十分不喜欢;老实话,关系不是太熟的就不应该发语音,其实挺自私的,方便了自己却辛苦对方;更常见的一般可以打20个字表达的,却换来了50多秒语音的滥用?

或乱发是十几条文字,完全没重点的沟通行为;像我自己的话,每次主动的谈话我一般会先想好想谈话的要点,而不是突然想到什么就问什么🤔

3.不要群发信息

群发信息简直是最暴露情商的行为,然后还有让帮手点赞,转发啥的。

4.最后关于社交软件的选择

其实我的大部分时间已经泡在slack&signal, 至于工作的话,反倒喜欢回归邮件,没有那种需要即时回复的无形压力。

也大力推荐大家用signal 📱

最后分享一个视频,来自大佬Tim Ferriss

感觉和我前文提到的有种异曲同工的感觉,听说英雄所见略同;但也简单摘录一下,每次向对方提问前不妨先进行如下的checklists:

#1 Can it be answered quickly?

#2 Build up from easy questions

#3 Give examples

#4 Don't ask questions you could ask Google

#5 Don't ask broad questions

希望坚持读到这儿的你也能学会聪明地提问:)

Stay tuned for more.

</ 更多往期文章 >👇🏽

见过的人越多,更懂得宁缺毋滥

金融人眼里什么叫投资?

思维是怎么区分人的?大多数人只看到他从$100到100万的成功,但我还看到心酸

在人云亦云的时代,如何保持独立思考?

其实女性不只有稳定工作和嫁人,也能创业,撸代码,全世界走

Natália

日常在地理套利的文艺金融女

nataliamok.com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