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实验化与组织功能外源化
【按】此文根据月初参加一年一度的杭州生活与发展研讨会时我现场发言的记录整理而成。
很高兴在“共享发展与企业组织结构创新”专题论坛作这个发言。因为长期做管理咨询为企业服务,一直在学界和实业界之间活动,此前又有参与李勇主任召集的趋势研究,所以结合工作实践中的一些体会,我谈两点可能有助于大家深入研讨今天议题的观察:生活方式的实验化与组织功能的外源化。
先说说上个月我见的两个人。
第一位是在杭州城西某一个孵化空间里的创业者,约我要做管理咨询。见面一聊,他的业务是做saas。创始资金多少?十万,哪儿来?父母给的。做多久了?几个月了。营收有多少?快十万了。具体要做什么咨询?他说干了一阵觉得自己搞技术可以但安排人做事情不行,需要做组织管理的咨询。当然,商务上这个咨询项目是成立不了的,咨询费都要六位数起计,他这营业额才刚要到十万。更何况,他的团队一共才三个人,他自己的生活状态,也才只能够住得起月租一千五百元的房间。我想强调的,不是他与我之间谈咨询业务的事,而是他这样在孵化空间里,实验自己生活设想的人,并不在少数。他所代表的一类人的生活状态,确实很让人感慨。如果说,像上午大会上二更短视频《记忆的味道》里那个坚持不涨价的手工鱼丸业者的情怀,都值得尊重的话,那么这个年轻人做saas创业的梦想和追求,应不应该尊重?如果应该尊重,那我们的经济理性又该如何面对他项目在营收上的窘迫呢?这就讲到我要说的第二个人,从业界巨头公司离职创业,三年来,一年一个大台阶:第一年销售额两百万;第二年两千五百万;今年是第三年两点五个亿;人数从一开始的两个,到现在已经达到七百人。不比不知道,同样做saas业务,同一座城市,同一个时间段,这两个人的状态,天差地别。不知道第一位是不是更应该去第二位的公司里上班。也不知道第二位的公司,是否还需要他。但是,在今天这样的时代,在创业氛围这么浓厚的杭州,谁也不敢轻易断定,他就一定不行。很难说五年以后,他只能是谁,或者他就不能是谁。
其实,把他们连在一起来说,我更想强调的,不是他们作为创业者在商业成就上的差异,而是他们作为城市生活者的相通之处——他们都在实验。虽然,前者更侧重于初创阶段的试错,后者更侧重于经验、方法和商业思考的证实,但他们生活状态的本质,都是在实验。我们开的是“生活与发展”的研讨会,所以,在看待这些创业者、经营者的时候,我更想强调对他们以生活者的角色属性,来观察和讨论。仅仅以个人创富和公司逐利的维度,是不足以描述他们的。如果没有对生活方式选择的实验意识,第一位已经实现就业的毕业生,怎么能够做到轻松辞职,又怎么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里花掉来自父母的十万筹资?如果不是因为对职业行业专业有充分的认识,如果不是对已经拥有的方法经验具有深刻的自信,如果不是对商务与生活互相嵌入的高度自愿,第二位怎么可能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开拓客户、实现销售、发展组织?这两位,是所谓“点”上的例证。而“面”上呢,也有一个更直观的高频词的观察。作为咨询业者,每天接触阅读处理来自各个方位的资讯信息中,“实验室”这个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大学的实验室,研究院所的实验室,企业的实验室,媒体的实验室,民间机构的实验室,甚至私人的实验室,越来越多。多到什么程度?多到一个人在移动互联网的文本语境中每周总能遇见。
以实验的意识和心态安排生活方式的选择,以实验的方法建立生活的价值法则,在生活方式的选择和进程中验证设想、方法、见识、判断和抉择,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们生活的常态。人们生活中实现社会互动的主体,也更多地出现了“实验室”的名义。实验的内容,也从科学技术,更多地扩展到社会生活。对实验的叙事与讨论,也开始更多地进入了生活的日常。深入细致的研究还谈不上,姑且简单概括为“生活方式实验化”。
其实,建立起“生活方式实验化”的看法,意义不仅仅在于对个人生活方式观察视角的总结,也应该可以为人际互动,为组织发展,甚至为城市公共生活的决策,提供更丰富的思考维度和干预方案的行动空间。比如看看“路”与“街”。现在的路是不是越来越宽了?越来越多了?近些年来的建设,毫无疑问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意义上的通过流量和运送效率。但是从人的社会生活体验的角度看,杭州是不是在“路宽了”的同时,也演绎着“街少了”甚至“街没了”的现象。街道,在城市学思想里面的第一功能是什么?是让人交际。如果按这个“街”的概念标准去看,现在还有几条街是让人交际的?还有多少街是没有被大尺度的“路”所挤占、霸占的?很多“街”的社会生活功能已经完全被破坏掉了,人除了主动被动的通过,根本就不可能逗留交流。从这个意义上讲,杭州跑在前面,吃苦头也在前面。也应该觉悟在前面,治理调整也在前面。
当然这是一个牵涉面很庞杂的系统工程。也不是我们今天“共享发展与企业组织结构创新”的议题所需要讨论的重点。但是,我觉得,这种“路”与“街”的解构,既是构成影响个人和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同时也是“实验化”的意识和方法可以去探寻解决之道的问题。
一方面,“路多街少”“路大街小”“路强街弱”正在成为实地空间的城市现实,并且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另一方面,社会心理功能意义上的“街”仍然不可或缺,也必将不可废弃。所以,让人交际的“街”,虽然被大尺度的“路”解构了,但却并不会消失,只是被转移了。可以说,商业综合体、城市大型公共建筑、社区公共空间,在一定的程度上承接了这种实地场景的转移;移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也在信息沟通的性质上把人际交往的部分动作转移到了线上。但是,小尺度空间、微距离交流的人际互动,以及这种互动的心理体验品质,还有很大的“重构”和深化细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共享发展已经成为普遍的企业群体自觉的今天,一些超越单体企业组织边界的做法,就具有值得深入观察积极实践探索的实验价值。
这里我讲自己的一个实践。我有几个客户,刚好在一个园区的一栋楼里面,地理物理形态上也具备众创空间的条件。几家企业因为一些人脉机缘巧合集中在了这栋楼里。由于我在为几家企业同时服务,所以对于各家之间的互相需求,在某种意义上比他们自己更容易敏感到;对他们之间企业组织结构功能上的相互嵌入,也更容易形成决策思考,也很方便表述决策建议。我因为已经有了前面说的实验化的观察与思考,刚巧这栋楼的编号是17,17的汉字谐音是“一起”,于是我就以“一起”为核心概念,构思了一个可以让大家共建共享的品牌,叫做“17Lab一起来吧”,建议大家一起也来做一个实验室。
做什么实验呢?既实验对生活方式的创导倡导,也实验共建共享的企业生活方式。所以,这个实验室的全称就叫做“17lab一起来吧创新生活方式实验室”。“一起来吧”,是实验室的名称,也是实验室的核心思想。这名称本身就是一个表达,一个号召,也是一种行为方式的倡导,大家一起来做事情。所以,这个大家,不仅仅是17栋里面的几家企业,也包括各家的业务界面可以连接的外部企业及其他利益相关方。
这张照片拍的就是“17Lab一起来吧”实验室做的第一次对外活动的现场,我正在向共同的资源方外部的设计师群体作“17Lab一起来吧”的主旨讲解——创新生活方式。创新生活方式,是要大家都来参与的。所以在做17lab视觉标准的时候,我非常喜欢这个开放式造型并且非常方便模块化组合变化的方案。在Logo的造型上,也追求把实验室的价值标准、发展愿景以及行为互动的方式都浓缩在里面。
“17lab一起来吧创新生活方式实验室”的思考与实践,其实也体现了我今天想谈给大家的第二个具有趋势性意义的观察——组织功能的外源化。
组织功能外源化,很好理解,也并不是近年才有的现象。我想谈两个具体的观察点。
其一,是商务流程上的获客功能体外化。作为一个组织体,每一家企业都有边界。如果说登录在花名册的全职员工是边界的话,那现在很多企业获得顾客的所谓获客功能,已经不太指望靠花名册上的员工来实现,大量的获得顾客客户的这个动作,是靠自身体外的其他企业的人员或者系统功能来做了。与别的企业线上线下做场地空间场景的互相融合,不仅流程是外挂的,组合以后,社会互动的理由更可以互相借用。每一方的存在理由、沟通理由都非商务化了,反而更容易实现商务沟通,更容易帮助彼此通过引荐推荐吸引机制实现获客。
其二,是执行功能上互相嵌入。我的客户中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两家企业之间是价值链上的两个环节,是战略合作伙伴,你要做我的生意,你缺你的干部来处理我公司的事情。那么我的干部到你这里来任职,工资你发,因为你要做我的事。所以就造成了人员身份双重性的体制化。出现了“不在本公司旷工就做不了本公司事情”的现象。不仅“身在曹营心在汉”成了理所当然,“身在曹营行在汉”也成了各方的共同需求和价值标准。
这些个观察还很零碎,也缺乏深入系统的分析。但是谈出来,对于理解当前企业组织结构的创新,也许会有一定的思考价值。
时间关系我就不啰嗦了,要点就是生活方式实验化和组织功能外源化。这边课题还很多,一起来吧实验室我也刚刚开始做,也欢迎大家一起来探讨,实践中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讨论和干预空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