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了根,就有了乡情
忆起故乡,忘不了巍峨的青山苍翠,离不开震撼的少林功夫,躲不掉亲切的乡音民俗。
异乡漂泊,总有心无着落的时候。融不进都市的繁华,走不进异乡的声色,找不回故乡的原味,一头扎进来,慢慢浸染渗透。
出来定居十三年了,从租房、建房、买房,每一步都印证着扎根的痕迹。出来的人,几乎很少会回去。
像我这样留下定居,大学同学中有好几位,譬如:老班长,李老板,程导演等十几个人,关系近的只我们几个。算起来,从大学相识,零四到二一,已十七年了。
十七年,占据年龄一半时光。相识二十多年、三十多年的好朋友,每个阶段都有。但如同我们四个,还能依然每一年聚几次的,谁到谁的地盘,就打电话报个到,却是少之又少。
今年过年,老班长一家三口来家里做客,除了给公婆带了茯苓粉,又给我带了一瓶好酒,名为摘要,意为摘万物魁首,聚一生至要。酒是好酒,还挺贵,只因我无意间跟班长说,酒架上那瓶空了。
说话间,约来程导、李老板。孩子们一起嬉戏玩耍,大人们拉话家常。
婆婆妈在舅舅家走亲戚,被临时叫回来做待客席面,舅舅一听是我的同学来家做客,立马把婆婆送回,只说一句:丫头的朋友,个个都算数!舅舅说的算数,我明白,意思是当得起朋友二字。
能来家里的男同学,都是婆家人公认的好孩子。我是老班长的媒人,班长是我结婚的证婚人,婚礼是程导亲自扛机位摄影,又找电视台主持人来客串司仪,李老板是送亲的娘家人。娘家人总共三桌,一桌直系,一桌半男同学,半桌女同学。
男同学半壁江山还多,集体给宝爸敬酒只几句:我们都是娘家人,兄弟可别多心,要是我们下手,就没你什么事儿了!
真心感念好兄弟们,鼓励、帮忙、批评、胡侃,很给面,很幸运!
今年哥几个定个约:以后每年腊月二十九,各家轮流准备年夜饭。故乡是回不去了,我们扎根在哪里,哪里就是孩童们的故乡吧!
耳边孩童嬉戏的打闹声,欢乐动听。是啊,回不去的故乡,忆不完的故乡情!他们的故乡在哪里,源于父辈扎根在哪里!
四人相视一笑!对啊,我们的当下,亦是他们的少年追忆!我们的足下,当是他们的故乡情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