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新起点——7.29直播培训(夏谷鸣)

2024-07-28  本文已影响0人  幸运的喵姐姐

1 英语老师的使命(工作)

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材标准的修订具有前瞻性,是为了让这一代学生适应未来人工智能,信息化的世界。)

学习分两部分:学(learning) 习(practising)

学生的学习分为几个侧面:学生应该学什么(国家导向),将要学什么(剔除他们已经会的),能够学什么(认知规律)

2 什么是英语(英文)

文法(结构主义),文本(英语900句),文化(自信,跨文化比较),文明(复兴,人类命运共同体,包容)

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这两种能力可以被翻译机,AI等替代)英文素养(+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3 从教学到教育

学语言,育素养。(语言是素养培育的工具)

4 英语课程的目标

什么是素养——把学校里教的知识忘掉之后,剩下的就是素养。

这个比喻不错:现在都有翻译机了,英语还需要学吗?适用于一切学科(比如数学有计算器了之类)。——以前的人需要跑步送信,现在有交通工具了,不用人跑步送信了,那人就不用练习跑步了吗?不然,跑步锻炼人的身体素养。同样的,学习锻炼人的思维素养,不然人没有办法适应这个极其现代化的,信息膨胀的世界。没有思维素养的人只能工具化地被动的活着。

确实,活在当代,对一个人的学习品质,以及可持续学习力要求是极高的(不像200年前会被四书五经就行了)

学英语如学开车,除了背交规(单词语法),有封闭场景训练,如倒车入库(听说读写),还得真实上路(综合能力),更要有品格和价值观(如尊重生命,尊重规则)才能安全驾驶。

让学生学会用语言去做正确的事情(不是学会开车就为撞人的)

5 语言能力(基础要素)文化意识(价值取向)思维品质(心智特征)学习能力(发展条件)

(好多心理学说,一个不成熟的人是儿童心智,看来和思维品质的发展有莫大关系)

学习能力是上位的素养了。

6 如何克服英语教学的碎片化

用语篇/主题意义(idea)做整合包裹。

7 新教材分析

(课标)课程内容六要素——主题/语篇,语言/文化,技能/策略

六要素具象的载体是教材,落地方式是学习活动的实施。

结构性教材(如新概念英语)语法是核心 Vs 主题是核心(围绕一个主题会提供许多语篇)

话题为中心,语篇为单位,在语境中学英语,理解与表达主题意义。提高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社会的认识,对自然的认识。

渗透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

8 教材细说

哈哈,外研小傲娇,每个单元的头两页都是跨页高清整体大图!

starting out 一般有两个语篇(视频与一个非线性语篇)

中间 understanding/developing ideas(教材提供的语篇+学生产出的语篇)(input+output小循环)

然后大输出大循环。

Reflection 首位照应

9 重视starting out 尤其人家精心配的高清大图哈哈!

10 大纲备课:目标——产出——评价(教材每单元第一页左侧绿字就是……)(每个子话题是不是也有?我要仔细看看教材……)

(词汇学习融入单元各个板块)(感性出发,理性到达!)

以单元第一篇语篇为例:读前:话题热身,词语热身/读后:主题理解(中心思想)信息理解(细节梳理/词语运用)

Top -down阅读法。

11 主题下面有很多子话题

12 英语学习活动的设计流程(流程:商业化流程?哈哈!)

如何备课?

起点分析——主体需求(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之后立刻附上评价标准(i+1)

教学过程(过程评价)

产出(终结性评价)

13 讲座结尾的松弛感……

教材上的单词也不用都严格要求,基础弱的同学每次对5个单词(默写20个)就算100分。

一个单元6节课上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