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浑是戏文场
辞别醉翁,来到琅琊寺,台阶很陡很高,踏着石刻莲花,逐阶而上,寓步步莲(连)升。
一进寺门,呆呆就请了香,东南西北拜一拜。因受鲁迅影响深,知道那不过是手制的偶像罢了,加上一些寺庙滚滚而来的商业气息让人窒息,更让我敬而远之。丰都的和尚说我没有佛缘,没有就没有吧。但普陀山石道上一老一少俩妇女三步一跪拜,匍匐去礼佛,让近在咫尺的我感动过:她们神情凝重,目不斜视,虔诚执着,坚定坚决。是什么样的命运际遇让她们如此用心,这样用情?是什么样的信念让她俩一心向佛?是什么样的光明引领着平凡的灵魂向前,义无反顾?
虽存疑惑但终被感动,说明我还是有些善根的。
可能是年纪大了,有了一点思考:佛像造型各异、神态万种不过是人间凡夫俗子的众生相,它是情绪的外化,是心灵的投影,是心境的载体,是一面面镜子。大可不必去计较它是泥坯的还是钢筋混凝土的,不必去计较孰真孰假孰轻孰重。
这次我磕了头,请了护身符,捐了功德箱,供了莲花灯,有心为女女求个婚姻签,可无梁殿里那个没穿僧衣没戴僧帽的壮汉颠覆了我的认知,如狼似虎的眼神,爱搭不理的慵懒,让我却步了。记忆里的那个茅山道士在这里改行高就了?势利一般戾气无二!修行人不读《醒世歌》?“谄曲贪嗔堕地狱,心平正直即天堂”。来自西域的和尚,在雪鸿洞面壁六年,终修成正果。(百度云:修成正果,从佛教角度出发,应该是经历重重贪嗔痴等方面的考验以及灾劫磨难,最终领悟佛法的深奥内涵,面对诱惑心不动,面对威胁,从善之心不改。)不容置疑壮汉当然是不能与之比拟的,也不可能修成高僧。反思:他入戏太深,可我也没出戏啊!扯平了,一起且修且行,好吗?
欧阳修,苏轼,王禹偁等虽遭遇挫折,依然不自弃,随遇而安,撸起袖子加油干,有所作为,奉献大众,他们把贬谪地当作自己的家乡,把人生这出戏唱得这么精彩,唱到高可仰止,这戏文必然流芳百世,此乃修成正果!
雪鸿洞 无梁殿 醒世歌 琅琊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