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在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差别?
净界法师---2012年5月讲于洛杉矶净宗学会
我们看第二个理由:他贤圣遍。看经文:
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佛陀劝我们发愿,提出两个理由:第一个,就是说往生的人,他的环境,有这个法音的宣流,使令我们产生不退转、产生进步;第二个理由,前面是依报的环境,接着它正报的人,说这个里面的人,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前面是讲环境的殊胜,这个地方讲正报的殊胜。我们看第一段的解释:
前罗汉、菩萨,但可云:善人,唯补处居因位之极,故云:上。其数甚多,故云:诸。
诸上善人是指什么呢?是指等觉菩萨。就是你到了极乐世界,你可以跟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这种等觉菩萨——“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这说明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跟实报庄严土它是互相相通的,要不然你怎么互相见闻呢!它的四土是横具的,互相可以往来的,不像我们娑婆世界,你没办法跟圣人往来,它凡圣同居土是直立的。好,我们看下一段的解释:
俱会一处:犹言凡、圣同居;寻常:由实圣过去有漏业,权圣大慈悲愿,故凡夫得与圣人同居;至实圣灰身、权圣机尽,便升沉硕异,苦乐悬殊,乃暂同,非究竟同也;又天壤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又佛世,圣人纵多,如珍如瑞,不能遍满国土,如众星微尘;又居虽同,而所作所办,则迥不同。
我们讲到一个人,在娑婆世界跟极乐世界两个地方,要亲近善知识有什么差别,我们先看看在娑婆世界。
在娑婆世界要跟圣人在一起,有两种情况:第一个,他是一个真实的阶位。这个菩萨他不是示现,他是真实的,他是今生修学而来的真实阶位,他已经成就圣道,但是他还没有死亡,他还有一些有漏的业力还没有释放完毕,这个时候可以跟圣人暂时在一起;或者说这个人是一个大权示现,他的愿力还没有穷尽,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让我们跟圣人暂时在一起。但是只要这个实圣,他的业力穷尽了,灰身泯智了;或者这个权圣,这个示现的圣人,他的度化因缘已经结束了,就各走各路了。所以在天地之间,“见闻者少,幸获见闻,亲近步趋者少”,所以我们一般人要遇到善知识,相对困难,因为这个数量太少,生死凡夫还是比较多,这个地方是没有佛世的时候。
即便你生长在佛世,圣人当然会相对多,因为“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很多佛陀、菩萨就会示现,做佛陀的弟子来共同演这一出戏,共同来弘扬佛法。相对来说,有佛陀出世的时候,圣人会多一点,但是,也像珍宝一样的稀有、也像天上祥瑞的短暂,他不能遍满整个国土,就像天上的星星、像空气的灰尘这么多,而且就算相同,也是各做各的,他不可能说大家都圆证三不退,还是有所不同。这个地方是讲到善知识的不同,我们看下一段:
今同以无漏不思议业,感生俱会一处,为师、友,如埙如箎,同尽无明,同登妙觉,是则下凡众生,于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若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职,与观音势至无别;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剎网所不能例。
在极乐世界,大家以这个信愿持名的不可思议的业,感生同一个地方,为师、为友,如埙、如箎,同尽无明、同登妙觉。也就是说:在下凡众生,他在三不退当中,超尽了四十一个因位。你说他是凡夫,他的功能,又跟观音、势至菩萨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你说他一生补处,他烦恼没有断,又应该叫凡夫,所以这个是一般的教网所不能收摄,其它的佛土,所不能比况的。
前面我们讲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庄严,偏重在环境的摄受,这一段是讲善知识的摄受。善知识的摄受是怎么回事?就是说我们一般人,如果是你生长在有圣人出世的地方,那么他是可以以心来应你的心,他用心来触动你。那佛陀灭度以后,圣人就不在了,当然圣人他很有慈悲呀,他留下教法——文字,所以我们现在不能以心印心,我们叫以教来印心。现在圣人都不在了,我们要靠教法来启发我们。但是,教法启发我们相对困难,因为教法没有生命力,所以大家要假借法师,但是法师的功力比不上圣人。
你看在唐朝,有一个叫玄则禅师,玄则禅师他去参法眼禅师的时候,他是做维那的,他亲近了法眼禅师半年,都没有去请教法眼禅师法义。法眼禅师说:你这个人,是不是已经得到胜解了,为什么都没来请教我?他说:我在某某禅师的地方,已经得到一个悟处。他说:什么悟处呢?玄则禅师说:我亲近某某禅师的时候,他跟我讲一句话,说:“丙丁童子来求火”,我就开悟了。他说:你真的开悟了吗?那么这个丙丁,丙丁就是火嘛,丙丁童子:就是说你修行人,你本来有佛性,你还要去找外面的东西,你自家就有佛性,“丙丁童子来求火”,就是说你不要向外追求的意思。那么他说他开悟的时候,法眼禅师说:你果然没有开悟,就刺激他了。因为你要知道:他是在考试他,一个人开悟的时候,他不会受外面环境影响,他说你没有开悟,说没有开悟的时候,玄则禅师就很生气,就要离开了。离开的时候,他走到一半的时候,他把他叫回来,他说:你没有开悟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请教我法义呢?你这样就走,你不觉得可惜吗?他说:对呀,我既然没有开悟,我应该问问他是怎么回事。他说:那请善知识开示,他又说了一句话:“丙丁童子来求火”,他当下真的开悟了。
为什么法眼禅师,他讲的是同样一句话,他前面没有开悟,后面有开悟呢?因为他有一种心灵的力量。同样一句话,圣人讲出来跟凡夫讲出来,就不一样了,因为什么?因为它有一种胜解的圣道的力量,灌在这个法里面。所以,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以心印心了,我们一种苦恼的心,已经没有人直接用心来启发我们,现在只能够以教法来印心,所以这个就要花很多时间了。就是我们到末法时代,我们的善根被启发相对困难,因为诸上善人没有俱会,所以我们就很难得到善知识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