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研究方能致远

2017-03-02  本文已影响0人  悠悠悦耳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没有科学研究便不可能有教育工作。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工作给他们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枯燥、单调、乏味的义务、窠臼和程序,那么你就需要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学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

其中说的"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目前我能力有限,尚且做不到,但是我尽量带领更多的老师走上研究道路,我们一起成长。我也相信,这是一条幸福道路!

研究乃光明之路

最近几天,我一直忙于省基教科课题事宜。从上月二十几号,通知一下来,单校长就开始在群里发动大家踊跃申报,可结果不容乐观,到了截止上交时间,还没有人申报,这可怎么办?单校长又在群里说到职称晋级需要有课题研究一项,强调课题容易立项,再加上单校长和我单独催促,这才有了三个课题报过来。前前后后改了好几遍,区里也有统一的问题反馈,针对问题我们又做修改,在前几次课题申报的基础上,我对课题格式已经有了些许经验,给大家修正,虽然麻烦一些,但我们已经很欣喜,也为老师们的研究劲头欣慰。

课题

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无非以下几种情况:1.不理睬。一看课题的事躲的远远的,自身也不愿研究或者不会研究。2.行动的矮子。当每天被无限琐事充斥大脑时,已经无暇顾及课题研究,心想着我先做好手头事再说吧,懒得行动。3.观望被动。看到别人没报的,我也不报了,白白丧失机会,本来自身具备研究意识和能力。

现如今,很多老师对教学工作开始缺乏激情,不再像刚工作时那么意气风发,热血沸腾,这也包括刚工作几年的青年教师,有功夫抱怨工作多,事务杂,也没时间用一个研究者的角度静心思考如何改变现状,其实细想起来,我们身边可研究的内容源源不断:班级管理方面----引导学生如何高效打扫卫生,培养小学生感恩心策略,调动小组积极性策略研究;教学研究方面----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策略研究,中年级学生估算能力调查研究,如何帮助高年级学生建立数学模型,英语口语技巧方法研究,学生音乐素养与家庭背景关系研究.....或者课堂教学生成问题引发的研究追问,最近一次上课学生的表现就引发我的教学思考,我开始着手写一篇研究论文,这些没人逼迫,没人监督,完全自愿,完全喜好。

唯研究方能致远

有人这样形容:教书生活是一个容易干瘪的气囊,而教育研究则是一台马力强劲的充气机——它可以为这个“气囊”源源不断地输入新鲜空气,使教师的生活意义饱满,想来确实不无道理。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一观点对当代中国教育现状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教师有必要对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进行反思、研究,从而针对具体的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可写随笔,可记成长,可做课题,无关形式,无关种类,因为思考一直在进行,灵魂总是在路上。

要想走出一条教育的幸福之路,请做一名研究者,因为唯研究方能致远!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