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与茅台风雨同舟 有感于“聪明钱”撤离茅台 2018
[cp]有感于“聪明钱”撤离茅台
今晨,看到一篇文章《“聪明钱”开始撤离茅台》,文中谈到部分机构减持茅台近3亿,笔者颇不以为然。
众所周知,机构普遍存在排名压力,此外还有赎回和生存压力,对个股买买卖卖实属正常。抛开机构不谈,看看茅台的市场表现,自上市首日35元至2018年8月13日4084元(后复权价),18年涨115倍。自2008年8月13日638元(后复权价)至2018年8月13日4084元(后复权价),10年涨5.4倍。自2013年8月13日912元(后复权价)至2018年8月13日4084元(后复权价),5年涨3.47倍。自2015年8月13日1317元(后复权价)至2018年8月13日4084元(后复权价),3年涨2.1倍。自2017年8月14日2931元(后复权价)至2018年8月13日4084元(后复权价),1年涨39%。从18年、10年、5年、3年、1年分别看,有多少机构可以战胜茅台?
当然,作为茅台股东要理性看待茅台。首先,茅台股价涨幅与净利润复合增幅长期同步,这意味着,随着茅台净利润基数变大,净利润增速会下降,不可能一直高增长。因此,对茅台预期要合理,未来10年净利润保持15%复合增速应该是可以实现的。第二,上述数字不难看出,持有茅台时间越长收益越大,这是价值规律的作用,时间越长茅台的价值反映在价格上会越充分。第三,看似简单的持有就有收益,但真正在场,需要经历股价波动的煎熬,哪怕是持有一年,而这也是投资者最难过的一关,特别是在股价下跌时。第四,上述统计是在茅台近3年涨2倍基础上,而茅台有过长达8年和5年的两次盘整和五次超30%的下跌(见“投资茅台需要耐心”一文),未来茅台的股价也绝不会一帆风顺,起起伏伏会是常态。因此,没有一颗做股东的心,与茅台共成长,想长期持有并获得茅台的复合收益是难以做到的。[/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