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班训营回访
二期课件
day1现实的bug和理想的班级
day2招募团队和规则科普
day3怎样组织一场高质的开班仪式
day4班级发展中期高概率发生的事
day5设立副班长和智囊团
day6语音会议实战
day7闭学典礼
采访
采访1:二期课件里您觉得对您帮助最大的是哪些?有没有无感的内容需要调整的是哪些?
帮助最大:day1现实的bug和理想的班级
回顾了母班的问题,联系自己的践行和值月心得,得出了相对靠谱的定位,等于是画好了边界。后面的问题在这个边界内去衡量和解决,事半功倍。
这也就是黄金思维圈里的why,高明的第一课
相对无感:day5设立副班长和智囊团
我觉得day5班长和智囊团的内容可以和day4的内容合并,就是运营团队和相关文化打造。
而day4中马上要修复的细节和day1的相关度很高,可以再靠近些,或者融合在一天的课件里
采访2:三期您愿意来当学长学姐吗?
当然是愿意啊!等我班级开班后~~起码要践行过了,才有发言权。
采访3:您觉得三期优化方向怎样?对班训营您还有其他建议吗?
三期优化方向是:
作业提问以什么更重要为主线发展,建设嘉宾库,招募老班级困惑学员头脑风暴帮助解决,真枪实弹操练!
- 不太理解老班级困惑学员这个点,是值月生总群里曾经进来的那个困惑学员带来的灵感吗?
我觉得如果他做过组长、值月生,他能得出一些自然结果,而逻辑结果则会因不同人的认知有不同的推断过程。
- 建设嘉宾库的出发点是什么?嘉宾是谁?
如果是为了指导新学员,和学长学姐的功能是否重叠了?
值月生总群里就有很多智慧大脑
- 什么更重要的提问主线?
就是二期里day1的定位吗?找到了什么更重要,才能得出定位,我比较喜欢二期的设计。
个人建议
- 语音会议是很棒的拉近彼此关系的方法,可以在开营的时候设计一个环节来让大家使用一次。
例如:用语音群聊来做自我介绍和结死党,并喊个开营口号,做个仪式感。
二期没有一个很正式的开营,还是有点小遗憾的。
我们组结死党一开始是比较随意的,终于到了语音环节,死党也没参与,整个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出来死党的价值。
- 李明建提到的报名方式觉得很棒
写母班的bug后交给班长,由班长选报班训营。
我觉得很棒的原因是:班长可以收到反馈,经班长选报可以有个初选。
Q:为什么班长收到反馈很重要?
因为不是所有班长都参加班训营或关注班训营的,而平时的值月工作中,也不一定会思考到这些问题。有这个机会由战友从另外的角度来提出来bug,对班长也是一个学习思考的机会。
Q:为什么要有初选?
报名实在太火爆,有一些优秀的值月战友甚至来不及看到报名信息就已经额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