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心集大学生活想法

后来我发现,不是谁都能拥有“孤独”。(日更第十一天)

2018-10-21  本文已影响32人  小庄的生活分享

1.

我身边有这么一件事,一个好朋友跟我说整天被别人约出去玩,喝酒吃宵夜,然而有时候却并不觉得这样就很开心,因为一旦缺少了这样的活动,就会觉得很孤独。

一说到“孤独”这个词,很多人对于它的评价是贬义的,因为它带给你在精神上的感受是一种空虚的状态,头脑一片空白。

我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对一切的新事物抱着很大的期望:老师、同学、校园氛围,而生活总会给予你一些坎坷,预想中的一切并没有如我所愿般发生。

你会发现,地域与文化的不同难免会造成一些小摩擦,个人习惯的迥异也时常令你疲惫不堪。

这个时候你很容易被负面情绪影响,认为没有人能理解你的感受,这就是属于孤独的一种表现。

我对于孤独的认知一开始停留在表面字义上,十分粗浅与天真。

吃饭、上课这两件基本的日常小事往往能表现出一个人是不是惧怕孤独感,你习惯与人同行的内因其实是惧怕它,只是没有意识到而已。

而你知道的,生活就是一个不断汲取经验的过程,会慢慢地让你由表及里去认识这个世界,感受到她真正的内涵。

2.

“你的身边不可能总会有人陪伴着,因此你需要学会自己独自的面对生活。”这是我大一结束时,一位师兄告诉我的。

事后我反复的琢磨,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独自面对,间接的,我逐渐明白孤独的本质其实并不是如表面字义般,以往的理解过于浅显。

于现在,甚至有时候我觉得“独孤”的生活是一种享受。

大二的时候因为某些原因我开始独立于宿舍之外,一开始有朋友说我自己一个人居住会很无聊的,肯定倍感空虚,我心里确实会有些担心。

人嘛,在实践中才能有最直接的感受,在那么一段时间里,我也确确实实能够感受到独自生活的寂寞。

可是这就是孤独了吗?

慢慢的,我开始思考为什么会觉得孤独,是因为无人陪伴,因为无事可做,还是因为不懂独自生活?

我不缺少朋友的陪伴,我也不会无事可做,那么缺少的到底是什么?

逐渐明白:原来是独自面对生活的能力。

这里的能力所指的并不是生存能力,而是明确知道自己方向的能力,能够清晰地意识到应该下一步怎么走,怎么从孤独的范围中走出来。

如果说独自面对生活被认为是一种孤独的话,那我喜欢这种“孤独”,它会让我每当快失去方向时,看看内心的光亮,就不会惶恐了。

3.

巴尔扎克曾说过:对在各种孤独中间,人最怕精神上的孤独。

是的,缺少陪伴会孤独,无事可做会孤独,可这些都是可以解决的,一旦精神上感觉到孤独了,才是最难过的。

你不清楚你的方向应该怎么走,难免觉得恐慌,这是我们常说的贬义的孤独。

那么,怎么样才能去发现“孤独”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方法,不一定别人的就是对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正确的,这都需要自身去慢慢地体验。

我们嫌弃生活老是给予挫折,可同样的,她也会告诉我们解决方法。

《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一书中说道:唯独在这些孤独和沉思默想的时刻,我才是真正的我,才是和我的天性相符的我,我才既无忧烦又无羁束。

是的,在这孤独的时刻你便能够安安静静的,不受任何外界因素的影响,静下心来去思考自己真正的样子。

能够不假思索地前行,能够活成自己喜欢的模样,我想,那便是“孤独”能够带给我们的吧。

其实爱与“孤独”都是我们内心的情感,只不过相较于前者,“孤独”不是那么明显,需要你去发现。

文字/小庄

排版/超人

图片/源于网络

-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