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读书笔记(七)反馈:趁“凉”打铁

2023-02-21  本文已影响0人  心理咨询师卜彬

【39-通过使用“部分”增加病人对反馈的接受度】

避免给出泛泛的反馈,而要让反馈明确且集中;对于病人提出的泛泛的问题(例如,你是不是喜欢我),不要简单地给予肯定的回答,而要重新定义这个问题,并且讨论病人身上吸引你接近的方面和拉远你们的距离的方面,这样会增强你回答的有效性。

使用“部分”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技术,可减少防御。

“我知道,对你来说……我也意识到……但是我也觉得在你的心中有一小部分在抵抗,对于**有一些强烈的情绪。现在,能让我和你的那一部分说话吗?”

使用“部分”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在治疗的各个时期减少否认和阻抗,也提供了一种温和的方式来探索模糊不清之处。而且,对于不能够忍受模糊、倾向于用非黑即白的眼光看待生活的病人,这也是一种帮助他们面对“灰色地带”的方式。

“我理解你觉得十分沮丧,有些时候你想要放弃,甚至像现在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虽说如此,你今天还是来到了我这里。一部分的你把你带到了我的办公室。现在,我希望和你身上想要活下去的那一部分谈话。”

【40-反馈:趁“凉”打铁】

在我的办公室里,她总是在说话,一直很兴奋,就像一位活泼的导游,或者一只可爱的总在摇尾巴的小狗。她看起来像一个小孩子——干净、简单、快乐、不复杂,但同时非常不真实,且没有意思。其他人不认真对待她并不奇怪。

我相信我的观察很重要,我应该在治疗中应用这些观察,但是如何应用呢?我怎样才能避免伤害她,避免让她对我封闭自己并变得防御呢?对我来说,一条有用的原则是:趁“凉”打铁,当她以不同的方式行事时,给她反馈。

另一个相关的技术是利用不同的年龄阶段。通常我会在感到病人处于合适的年龄阶段的状态时把这些告诉他。

【41-谈论死亡】

学会好好生活,就是学习如何能够好好死去。

【42-死亡及其对生的促进】

海德格尔谈到过两种存在的模式:日常模式和本体模式。在日常模式中,我们因为物质世界内心茫然、心烦意乱,心中充满了对于世界上的事物如何存在的好奇。在本体模式中,我们将注意集中于存在本身,我们充满了对世界上的事物存在本身的赞叹。本体模式的领域超越了日常生活,当以本体模式生存的时候,我们处在一种特别的准备进行个体改变的状态中。

我们如何才能从日常模式转向本体模式呢?哲学家经常提到“边界体验”,指的是紧急的情况把我们“震”出了“日常性”,使得我们的注意力集中于“存在”本身。最强大的边界体验是面对一个人自身的死亡。但是在日常的临床实践中,边界体验是什么呢?

有亲人去世的病人需要处理另一个人的死亡,这也是一次边界体验。在对有亲人去世的病人的工作中,我们常常仅仅关注丧失、关系中的未完成事件、从死者身上分离以及重新进入生活。虽然所有的这些步骤都很重要,但一个不能忽略的事实是,身边的人的死亡也让我们每一个人以一种极端的、痛苦的方式直面死亡。

【43-如何讨论死亡】

对焦虑进行平静的、平常的分析通常会减轻焦虑。对恐惧进行细分、平静地询问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到底什么才最让人害怕,这些都会对治疗有所帮助。

【44-谈论生命的意义】

许多人感到,当有意义的事业具有自我超越性的时候,也就是说指向自我之外的事情或者人(例如,爱一个事业、一个人或者神圣的本质)的时候,所带有的意义就会更加深刻、更有力量。

生命的意义必须以间接的方式来实现。我们必须做的是投身于所有可能的意义之一,尤其是建立在自我超越基础上的意义。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不能教,一个人必须让自己完全沉浸在生活的河流之中,这样问题就不会存在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