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你的拖延久治不愈,病理和药方免费带走~
对于经常拖延的朋友来说,下面这几个借口应该很熟悉:
1.我下定决心了,明天就开始。
2.我得准备充分才行,现在还有一些事没到位。
3.我需要等待好时机,那样可以做的更好。
4.现在对这件事没有热情,等有了热情再说吧。
5.感觉太累了,不在状态,等精神饱满的时候再做。
6.我已经干的很努力了,休息一下也是应该的。
7.做这件事用不了多久,还有大把的时间。
8.等周末吧,周末我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
然而结果,大家都很清楚。总是在最后关头“慌慌张张,匆匆忙忙”,还想问一句“为何生活总是这样?”不过我要告诉你,那是你的生活总是这样。是什么造成了拖延呢?
一、不愿意承认自己无能
大学舍友源哥就是一个拖延专业户,每到期末考试,其他同学都投入到了紧张的复习当中,只有他靠前几天才草草看看,人们提醒时,他也只是笑笑丢出一句:“差不多看看就行了,懒得费那功夫。”成绩出来之后,他看这自己刚刚过线的分数,又来一句“这东西,无所谓。”我一直认为他真的不把成绩当回事,直到一次吃饭,都喝高了,才大着舌头和我说“你当我真的不在意?我是怕学了半天还考这几个破分,那就丢人了。”一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有些人宁愿承受拖延所带来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面对努力之后却没有如愿以偿所带来的羞辱,对他们来说,责备自己懒惰比承认自己无能要容易的多。
二、害怕失败
前俄罗斯网球女将在退役后接受采访时谈到:她快要退役时,能力下降了很多,于是在比赛中故意不尽全力,她害怕失败后没有任何借口。由于害怕失败,所以要自设障碍,让自己很难胜出,这样就为失败找了一个很好的借口,同时幻想,要是我全力以赴,一定能赢,失败是我自己选择的。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只是没有尽全力而已。
三、害怕成功
这类朋友担心人们会加大对他的期待,就像一个调高运动员,训练了很久,终于打破了记录,当你跳得比以前更高了,人们会怎么做?他们把杆儿升高了。
四、目标和回报太遥远,感受不到意义。
回想一下你一直想做的几件事:健身,读书,英语。怎么迟迟不开始?就是这个原因,如果这几件事情很快可以见到成效,健身30天:单身汉就可以撩到女神,为自己体重发愁的姑娘可以减重20斤。读书3本:可以让你洞察世事,气质爆棚。单词3000:实现从3k到2万的逆袭。那我相信,几乎人人都可以做到。我们都知道上面这些东西很重要。但是因为太遥远,所以我们选择“以后”再做。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当一件事或一个目标其时间设定在很远的将来,那么它就会有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从而是这件事看上去没有它实际那么重要。相反,一些时间很近的目标(三天后要交一个无关痛痒的方案),则感觉上更为清晰而紧迫。所以,人们做了大量紧急但是不重要的事情。
五、陷入思维凹槽
生活中我们做大多数事情时,并不思考。当然,这是大脑进化出来的机制,用来减少能量消耗。而我们做的某件事越多,就像拖延,大脑对这个活动的反应就越多,它会产生一种连接,(但它不管这件事对你是好是坏)慢慢大脑就会陷入思维凹槽。导致你都不知道自己已经在拖延了。
病理讲了之后,药方就该呈上来了(亲测有效)
一个大学生的空闲时间表1.列出空闲时间表(见下图)
把每天必做的事情,需要花费的时间,列出来,空格就是自己的空闲时间。一格代表一小时。这张表可以让自己了解每天在什么时间段自己有多久的空闲,以后“我没时间”这个借口就不要再用了。
2.分解任务
比如要读一本300页的书,首先确定每天准备读多少页,(暂且定为30页/天。)大概需要花费多少时间,(难易度不同,定为1小时)对照空闲时间表,找到对应的时间段,没有必要固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每天都有了反馈,就像进度条,知道了自己已经进行了多少,剩余多少,还需要多长时间。
3.达标奖励
当完成预定目标后,及时给自己一点小奖励,可以是一顿美食,一件衣服,一场电影,或者一次旅行。就像上文提到的,大脑会形成一套回路,可以让你把完成任务和愉悦的感受连接起来。这样,我们在抵抗拖延时阻力会小很多。
4.培养成长心态
我们的状态可以分为三个区,分别为舒适区,学习区,恐惧区。
在舒适区我们可以得心应手(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齐膝的水池中戏水),学习区就需要接触一些我们并不太会的东西(在有缓坡的泳池里试着游泳),恐惧区就是我们暂时没有能力触及的地方(大海)。那些我们拖着不想干的事情,很多都在学习区。想要学会游泳,必须要跳出舒适区,即使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呛几口水”,但是,不跳出来,你永远是一个“旱鸭子”
5.无需完美
没有什么是完美的,就像一款APP,如果非要等到完美才发布,那么它将永远无法发布。做事也一样,先开始做,在做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改进。只要每一次改进都比上一次更好,那就是成功!
药方最后送大家一句话:
千万不要利用忙碌来逃避真正重要的事情。共勉!
喜欢文章点一下赞哦~谢谢你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