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出来就滚
大家经常发愁说,不会写作,人生要挂,学会写作,人生开挂。
你不会做PPT,老板把新来的实习生叫过来,说,你做一下PPT。
你不会用EXCEL透视表,老板把刚进公司的小张叫过来,说,你汇总一下这个月的数据。
你不会做主持,老板把平时合作的商演主持人叫过来,说,你主持一下这个活动。
但要是你不会写作,你完蛋了!
老板绝对不会说,“这个报告让实习生写一下、这个文案让新来的同事写一下”。
你今天写不出报告,老板就以为你没干活(干了活怎么写不出来),明天就把你扫地出门。
你明天写不出文案,老板就觉得你没价值(我的货这么好你怎么吆喝不出来),后天就让你卷铺盖滚蛋。
这个道理几乎一开始你就懂了。
可是要学会写作要好多好多年。
因为一篇文学性稿子好的缘故,我找到了一个新工作。新单位求才若渴,想找一个能写的人。
但是我没想到,是要来写发言稿哇!那种文绉绉、排比工整、充斥着专业术语的发言稿哇!
我会写故事,我会写新闻稿,我还会写诗,我不会写发言稿呀!
上班第一周,领导丢了一篇发言稿任务给我,还给了一份去年的稿子做参考。我读了一遍,出了一身冷汗,每一个字我都认识,但是加起来是什么意思呢?
我怎么可以用我不懂的语言写出稿子来?要写得比去年有新意?要写得合乎逻辑?
臣妾做不到啊!
苦熬了几天,生搬硬套、东抄抄、西抄抄、战战兢兢交了一篇稿。
老板默默叹了口气,说,“从文学性写作到功能性写作,还有好长一段路。”
用了七年的时间,我才找回我对文字的自信。
写你熟悉和热爱的东西,那才是你的缪斯。
熟悉和热爱你的工作,那才是你内容的基础。
创新和打磨你的工作成绩,那才是你最好的修辞。
这七年里,老板轻轻叹的那一口气,那份“求贤若渴”又“怅然所失”的遗憾,一直悬在我的心上。
我没有资格停下来。
命运既然安排了伯乐相中了我的写作能力,我只能尽力完成这个人设。
现在……勉强完成了几分吧。
虽然走得有点慢,但是幸好没放弃。
写作的副作用我是后来才发现的……只要在一个场域里有一个人能写,就够了,其他人还是可以靠其他技能好好活下去的。
新来的实习生写的500字新闻稿不行,老板说,你改一下。(意思是重写)
年轻的同事复制黏贴前年的稿件扔给你,说,实在搞不定,求帮忙改一下。(意思是重写)
字正腔圆人美声甜的主持人过来,说,这里到底怎样才能又严肃又活泼又自然又大方呢?(意思是重写)
能写出一篇让人眼前一亮可以用的稿子。放心,以后所有稿子都是你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