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仪式感的家庭,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2019-07-18  本文已影响0人  自律时光

【香知蜜读1311】  2019/07/18 星期四 荐书蜜友:书童珊珊

文:菈妈

前不久看到一个视频,被里面的小萌娃乐坏了。

原来5岁的小萌娃,因为家长不让她穿园服写作业,发起了小脾气。

她理直气壮地说:「穿着园服写作业,就像老师在跟前一样,坐有坐样,站有站样。」

家长很纳闷,问:「那不穿园服还没法写作业了?」

小家伙据理力争,表示不穿园服,就没劲,作业写得慢。随后,她还边哭边反问家长:「你要觉得穿什么都一样,怎么不穿睡衣出去逛街呀?」

事后家长解释说,小家伙对穿园服,有一种特别的荣誉感。只要穿着园服,就格外精神。

网友们纷纷表示小朋友太可爱了,并且表示这逻辑没毛病,做事就是需要有仪式感,哪怕只是写作业。

有人觉得,仪式感只不过是追求一些形式和华而不实的东西。

事实上,对于孩子来说,适当的仪式感,不仅能够在平淡的生活中增添些许小惊喜,还有着一些非常独特的作用。

1.仪式感,能让孩子形成正面的价值观

前不久,江苏连云港5岁的小朋友王梓陈,在幼儿园门口捡到了五块钱。

他毫不犹豫地交给了正在执勤的民警叔叔。本以为这只是一件普通的小事情,没想到,第二天民警叔叔却给了孩子一个惊喜。

原来,民警觉得孩子拾金不昧的行为,非常值得鼓励和表扬,于是下班后特意去买了一张奖状,亲手写上鼓励的话。

第二天,当着老师和同学的面,民警将这张奖状,郑重地颁发给了王梓陈小朋友,希望他能将正能量延续下去。

一张小小的奖状,看似简单,却满载着对孩子的充分肯定,在孩子心中留下了美好的印记。

同样捡到了钱的两位成都的小朋友,也体验了一把被民警叔叔接警的荣誉感。

当时,两个小朋友正在广场上玩耍,看到地上有五毛钱,就把它交到了执勤的民警叔叔手中。

让人觉得暖心的是,民警很认真地拿出接警本,将这些信息登记了下来。这份小小的仪式感,却给了孩子满满的正能量。

有时候,一个在成人眼里看似不必要的举动,对于孩子来说,却是莫大的鼓舞,意义非常。

这样的孩子,以后会更加明确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并且能够将这份使命感一直延续下去。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在《我们为什么需要仪式》一书中曾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不是为他人留下什么印象,而是自己的心在真切地感知生命,充满热忱地面对生活。

0-6岁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

正面的肯定和评价,更像一颗种子,在孩子的体内生根发芽,让他们朝着积极正面的方向开花结果。

2.仪式感,能给孩子传递更多的爱和安全感

甜美、可爱又懂事的森碟,就成长在仪式感满满的家庭里。

每一年家庭成员的生日,田亮和叶一茜都会悄悄为过生日的人准备惊喜;每一个传统节日,他们会带着孩子体验与节日相关的一切事情;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还会约摄影师拍写真,记录下美好瞬间……

(奥运金牌和跳水状的生日蛋糕)

从小在这样充满爱和仪式感满满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内心自然是自信和富足的。

可是,有的人却未必有这么幸运。有位网友说,自己虽然从小不愁吃穿,但家里人从来没有互相庆祝生日的习惯。

原本觉得这很平常,然而上大学之后,他发现同学之间每到生日或节日都会互送祝福、晒友谊,这让他很是羡慕。虽然他知道,父母对他的爱一点都不少,也曾认为形式上的东西不重要,可是,总觉得心里少了一点什么。

有人说,孩子的童年需要「四种营养」:安全感、存在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仪式感,恰恰是这「四种营养」的粘合剂。

父母充满仪式感的日常,一定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也学会表达爱,收获满满的安全感。

3.仪式感,能让孩子对生活多一重敬畏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话题「为什么有些人需要仪式感?」

获得高赞的一个回答是:人生于世,就像在一条漫长的暗黑河流里漂泊。而所谓的仪式感,大概就是人类于这河流上建造的闪烁的小灯塔。靠这些灯塔,我们才能标定我们的存在。

事实上,仪式感对孩子的影响更为深远,它能让孩子对生活多一重尊重和敬畏。

之前看过一段视频,是一位迟到的小学生,正冒雨跑向教室,正当此时,国歌响起。他立刻站立好,面向国旗敬礼,一直到国歌结束,才继续往前跑。

朱熹曾说:君子之心,常怀敬畏。

人只有心怀敬畏,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才不会为所欲为。而敬畏生命,感恩生活,也会让人由衷地生出责任感。

前段时间,中山市的一所中学里,800多名学生参加了「成长门」仪式。阳光下,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微笑着,宣誓、唱校歌、与老师击掌。

有人觉得这很形式主义,只不过是一个考试,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其实,这是为了给孩子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我已经长大了,我需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仪式感的意义,就在于用庄重的态度,去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特殊时刻。

在这样的氛围和仪式感之下,更能激励孩子内心的责任感,和对生活的热爱和敬畏。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才不会首先想到退缩,而是激流勇进。

4. 有仪式感的家庭,孩子更幸福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曾经做过一个研究调查,数据表明,在家里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是学业、事业上的成就。

一位来自英国肯特郡的印度裔父亲,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完美地印证了这一点。

这位父亲在女儿出生后的每一天里,都不曾缺席,并且抓拍下了她的每一个特殊时刻:第一次微笑、第一次蹒跚走路、第一次背着书包上学……

在女儿18岁的那一天,他将6575张照片,做成了一幅巨大的画像,当作生日礼物送给女儿。

虽然女儿对父亲每天的拍照时有怨言,但是当她收到这个特别的生日礼物时,还是异常兴奋,并且表示,每一张照片都是独一无二的,让她觉得无法取舍。

无独有偶,南京的一位妈妈,在女儿结婚的时候,为她精心准备的嫁妆,既不是房子也不是车子,而是整整20万字的《女儿成长随记》。

因为,她希望培养女儿独立从容的人生态度,而不是沉迷于物质享受。

事后,女儿也表示非常感动。因为,翻阅这本随记,那些被遗忘的记忆,瞬间又复活了。这份温情和仪式感,是任何礼物也替代不了的。

可见,仪式感和金钱并没有太大的关系。它源自我们内心对一件事情的重视程度,以及我们赋予它的独特意义。

德国作家洛蕾利斯曾说:「有仪式感的人生,才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

一个拥抱、一个吻,或者满足孩子一个小小的愿望,都能让孩子从仪式感中,感受到满满的幸福。

而这种幸福感,能让孩子不辜负生活,不辜负自己,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