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九则

2016-01-19  本文已影响104人  雪之清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徳可厚矣。

《论语》学了十天,感觉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欢喜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拜读欣赏先贤、同学的佳作,在自我领悟的境界里偶有所得,感觉与圣人近了一两步;让我忧的则是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领悟时有断层,感觉圣人们终遥不可及。

简单梳理了一下对本则的解读,且列如后:

杨伯峻先生的注释是:“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旧注曰:慎终者丧尽其哀。追远:远指祖先。旧注曰:追远者祭尽其敬。”

南怀瑾先生则是这样理解的:“所以“慎终追远”的意思,是说与其要好的结果,不如有好的开始,西方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这个道理。大家认识了这个道理,则“民德归厚矣”。社会道德的风气,自然都归于厚道严谨。这是“学问”的道理。”

朱熹老先生说:“慎终者,丧尽其礼。追远者,祭尽其诚。民德归厚,谓下民化之,其德亦归於厚。盖终者,人之所易忽也,而能谨之;远者,人之所易忘也,而能追之:厚之道也。故以此自为,则己之德厚,下民化之,则其德亦归於厚也。”

钱穆先生指出:慎终:终,指丧礼言。死者去不复返,抑且益去益远。若送死之礼有所不尽,将无可追悔,故当慎。追远:远,指祭礼言。死者去我日远,能时时追思之不忘,而后始有祭礼。生人相处,易杂功利计较心,而人与人间所应有之深情厚意,常掩抑不易见。惟对死者,始是仅有情意,更无报酬,乃益见其情意之深厚。故丧祭之礼能尽其哀与诚,可以激发人心,使人道民德日趋于敦厚。

薛涌则主张:曾子这里讲的不是孝道,而是社会共同体的一体性。

另有高见,暂不列述。

恕我不智,对此段话的理解,总是理不出一个头绪,怎一个乱字了得?!

故存此记,容后再叙。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