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文家简书作家文学梦芳草集

长城之谜

2021-04-01  本文已影响0人  蔚蓝光

文/欣然

蜿蜒曲折(网图) 走近长城(网图) 万里长城画卷(网图)

当我们从外太空看地球的时候,唯一可看到的人造建筑物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

如果从人造卫星上看中国,中国版图就象一只高昂的雄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其中有一条东西分割的曲线十分的明显,那就是长城。除长城之外,地面上的其它建筑物包括许多大都市的摩天大楼从垂直角度俯瞰是难见尊容的。

真的是非常神奇!两千多年来那一条弯弯绕绕的不规则曲线令多少华夏儿女为之动容为之魂牵梦绕为之大唱赞歌!当然也有一些类似《孟姜女哭长城》的悲情传说很负面,演绎了封建君王体制的暴戾残酷与昏庸无道。这并不影响长城在整体结构艺术上的神秘色彩和雄伟险峻气吞山河的高大形象。

长城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权英勇善战保家卫国不辱使命的坚固保垒,也是中华民族在建筑艺术史上最辉煌最经典最华丽最不朽的杰作,是中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

从古至今很多文人墨客们对长城的描写与绘画以及咏叹与抒情真实的再现了民族存亡的危难和祖国山河的壮美。如《长城谣》《长城赋》《长城长》《万里长城(画卷)》《万里长城永不倒》等等等等。长城俨然成了国人的精神图腾。

长城建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之上,翻山越岭、出江入海还要穿过荒郊沙漠。根据文物和测绘部门的全国性长城资源调查结果,明长城总长度为8851.8千米,秦汉及早期长城超过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多么气势磅礴!

长城没有经过粉刷,经历千百年雨雪风霜日晒夜露赤裸裸的展现在世人面前,依然雄姿英发巍然屹立永远不倒,真是可歌可泣!它是中华民族生死存亡荣辱与共的历史见证者。一少部分被战争损毁和人为破坏而断垣残壁的境况记录的是人间凶险与私欲的罪证,不会动摇长城在人们心目中的高大伟岸。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至今,长城的修建与完善历经秦朝汉朝明朝三个朝代。秦始皇为抵御匈奴袭击而劳命伤财加强建设了新的长城,成为最具历史意义的一项军事工程。通过百度了解,秦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汉长城西起新疆,东到辽东(分内汉长城和外汉长城,);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到辽宁虎山。

人们最熟悉的长城是指从甘肃的嘉裕关到辽宁的山海关这一段,全长两千两百多公里。其间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和居庸关长城是长城最热门的旅游景点!八达岭是居庸关的前哨。

笔者在1993年国庆节旅游结婚的首站就是打卡八达岭长城。当我携新婚的娇妻攀上最高处的烽火台时,“望长城内外思千古兴衰壮怀激烈,看青山妩媚念一脉相承柔情似水。”内心无比激动。二十八年弹指一挥间,那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豪迈之情依然荡胸生层云。

据说山海关的老龙头是全世界外国政要首脑去的最多的地方,至今己有400多位去参观旅游过。我心中不免由然而生一种向往。嘉峪关的神圣也令人敬畏,只是西北的景色单调与物质匮乏阻滞了一些人前行的步伐。但我认为此生若不去山海关和嘉峪关走走看看似乎有一种对不起老祖宗的嫌疑!

长城为什么那么长?长城为什么那么坚固?如何在延绵的峰颠测量和选址?在高度斜坡上是如何运送施工材料的?需要多少块砖?烧砖的窖温能达到1000℃度吗?(难不成两千年就有天然气?)当时有什么样的质量检测手段?每一个区间是如何衔接的?烽火台的设计者是谁有设计图谱吗?需要多大的财政支出?组织体系与运作管理是什么模式?……,一个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起伏碰撞,似有十万个为什么,我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

我们现代建房在平地上起高楼很容易,能保证五十年完好无损,八十年修复使用就已经相当不错了。我们买的商品房最多也只有七十年产权。更何况现在建筑手段与科学技术相比六百多年前和一两千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我一头雾水,欲努力寻求答案试图解开心中的谜团。

上网搜索长城或万里长城,有很多相关联的诗词歌赋与绘画、摄影作品供人欣赏品味。偶尔看到一篇写长城为什么坚固的文章,说长城在制作工艺上使用了石灰加糯米的技术黏性很强使砖与砖之间连接得很紧,刀片都插不进去。小编在行文时也很粗糙,还有一些错别字,好像在敷衍读者或提问者只为了赚点流量。我内心中依然长城之谜深度困惑。

其实,我也是非专业人士,执笔写《长城之谜》可能更多的只能谈些直观感受,不能从专业技术层面深刻剖析以让人信服!我自问意义何在呢?!很想向专业人士或相关专家求教!可惜与这些人无缘。不屑的人也许会说真是吃饱了撑得慌!哈哈,请便!

也许大多数人同我一样,心中存疑无解更足以彰显长城的非凡与神秘和古人的智慧与谋略!

前几天在网上不经意的看到了一组关于长城之谜的短视频,很精彩。也不知到这组短视频的来路和出处。这多少令我有点欢欣鼓午,反复的看了几遍!我觉得很有必要将相关视频内容归纳整理一下,形成文字与读者分享,也可以安慰一下自己对长城之谜求而难解的困惑情绪。

第一、长城上的通道与城墙上砖块之间的白水泥是用石灰加糯米加一种化学物质搅拌在一起而形成黏性很强的泥浆,凝固后刀枪不入。令人叹为观止。至于是什么化学物质,三种成份的配比是多少,没有流传后世,现今的科技界也无人知晓答案。真是妥妥的黑科技!也不知是否有科学家在探讨和研究这个谜底。

第二、长城之所以结构牢固历千年风雨和战火而不倒,除上述白水泥之外功效之外,更为重要的是城砖的密度很高,砖块相当坚硬,而且砖的大小不一,很难见两块重量尺寸完全一样的砖,有的砖块重达13公斤。砖块烧制过程中窑温要达到800℃至1000℃,而且要建许多砖窑沿线摆开。这么高的温度现今的技术可以解决,在当时是如何做到的呢?没有明确的答案!

第三,绵延起伏的山峰坡度很大,有地方达到85度几乎成垂直状态。而且“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修个栈道都很艰难,更别说准确丈量,还要安全运输,还要保质保量的在狭窄地带施工。尤其是建烽火台的体量大,往往是前后都是悬崖,稍有不慎就有坠亡危险!难不成古时侯就有升降电梯和电动索道?还有光学定位和红外遥测?否则就是大力神在帮忙使劲,举重若轻!民间传说修建长城要用人骨,考古发现里面确实有大量白骨(也有动物骨头,说是打生桩,我也不懂。),反正这高难度高危险作业令人毛骨悚然,依然是待解之谜。

第四、为了海防陆防一体化,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在修建山海关老龙头时,使用了铁质燕钩嵌在砖块内部将砖块与砖块相连,工艺精湛使老龙头坚固无比,经历几百年海水的冲刷与浸蚀而安然无恙。据说武则天乾陵的金刚墙就是这种工艺法。还有说老龙头伸向海里之前用了很多倒扣的铁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果不是吴三桂开关放清兵进来,也许历史就会改写!明长城与秦汉长城在建造过程中的异同点很难完全说清楚道明白。

第五、汉朝为防匈奴入侵,修建600公里的长城异常坚固,原料是用黏土、石灰、糯米混合蒸煮,将里面的细菌和虫卵杀死,但配比失传。一边修垒一边打夯,城墙密度很大堪比坚硬的石头。检验城墙质量是否合格的办法是在城墙外一定距离站一排士兵向城墙射利箭,所有的利箭都反弹回落才算合格。真是不可思议!

第六、在嘉峪关的城楼上有一块定城砖,至今无人敢动!如果动了此砖整个城楼就会倒塌。据说在明朝正德年间有位叫易开占的修关工程师,他的九九算法很准。他准确测算建造嘉峪关要使用9999块砖,城楼建好后多出一块砖。这一块砖要作为支撑点以平衡整个建筑,此砖一动就会前功尽弃。其实这是一个力学原理,理解起来不难!但在当时的条件下要找准放这块定城砖的位置是不是很神奇呢?偌大的建筑不可能像我们平时搭积木找平衡点那么简单吧!这块定城砖至今还在默默承担自己的职责。去嘉峪关旅游可以见到。(文末有图为证)

第七、长城最大的迷团就是它的走向布局。科学家们很惊讶地发现在太空或卫星上看到的长城曲线与气象学上440mm等雨线是重合的!长城内外有别,西边是游牧区,东边是农耕区。我的天啊!这条线在当时是如何找到的呢?这个问题科学界无法问答,令人百思又得其解!难道说是有神仙托梦给规划长城的人指路吗?可以想见古人的智慧一点也不比现代人差!在某些方面更是让现代人可望不可及。若干年前,中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中国地图上从黑龙江的黑河到云南腾冲画了一条人口密度对比线也叫胡焕庸线,将东南地狭人稠与西北地广人稀作了鲜明对比,使我国人口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跃上新的台阶。没想到一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将等雨线这么高奥的知识点应用在了长城的建造上。这绝对不会是一时的灵感闪现!也不绝对是历史的巧合。这种超级智慧的结晶让我对伟大的万里长城更加敬仰和崇拜!

综上所述,我个人认为长城之谜比古埃及的金字塔更让人费解!长城的建造确实是世界奇迹。也许永远不会有全部解开谜底的那一天。就让一代一代的后来者去感受它的神秘与神奇吧!

万里长城永不倒,它是建筑在华夏民族的血脉上,建在中华儿女的心坎上。

它雄视寰宇、光耀千秋、万古流芳!

                      (2021年3月31日深夜)

伟大的等雨线(网图) 神秘嘉峪关定城砖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