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字复习-9

2022-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手绘美好

作息调整I:第54天

《论语》阅读:第25天

忙碌的一天,做脸,染发,买服装,一切为了出差而准备,不能在气场合形象上太垮了。

新团队的第一次正式见面会,总是要有点样子的。

一天走下来,才真正体验到我的活动量还是特别少,体能有点差。

锻炼需要加强了,未来的日子需要更多的体能。

学而篇

10: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贡说:“夫子每到一个国家,一定听得到这个国家的政事。那是求人家告诉他的呢,还是人家主动说给他听的呢?”子贡说:“夫子是靠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和谦让得来的。夫子的那种求得的方式,大概是不同于别人的吧?”

圣贤的风采和境界

本章是通过子禽与子贡的问答,从侧面反映出了孔子光辉的人格。子贡对孔子的评价中,带有学生对老师的敬仰之意,却也客观地道出了孔子修养境界的高低。看似简单的五个字,却是儒家做人做事的精要所在,孔子也是基于此才取信于各诸侯国的。

“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提出了孔子在周游列国时是“问政”还是“闻政”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政治和政务本身就是国家的核心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存亡,以及人民大众的生产、生活,与每个人都有关联。所以,各国政治及经济情况,被不少统治者视为国家机密,一般人很难与闻。孔子所到之处,却能很快了解到各国的政治动向,子禽很奇怪,故有此问。子贡没有正面回答子禽的问题,而是描述了夫子的人格风采,从另一个侧面给出答案。

从孔子一生的行踪和言论中我们不难看出,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学者、思想家,还是一个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改变社会现状为己任,试图建立一个新的社会秩序。为此,他不辞劳苦,不避艰险,周游于列国,在传播自己思想的同时,渴望得到一个执政的机会,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但是,有愿望是一回事,愿望能否实现是另一回事。因为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夫子必须得到国君的认可,获得推行政治主张的地位和机会。让国君以国相托,委以重任是很困难的,历史上没有几个人能做到,孔子在这方面也是失败者。

孔子虽然没有得到的执政机会,但是所到之处,全面充分地了解一国国情则是轻而易举的。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要不然子禽也不会发出惊叹之问。子贡的回答很妙,“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这就是孔子得以“闻其政”的主要原因。子贡认为,夫子的人格已经达极高的境界,各诸侯国的君主,不管对他的政治观点赞不赞同,但对他积极求治的善意,还有他的崇高品德是高度赞同的。所以,这些国君对孔子是高度信任的,愿意向他公开国家机密,乐于和他探讨如何安邦定国。孔夫子得闻各国政务,了解各国实情,靠的是做人的修养。

孔子的这一境界,提醒我们要注重个人修养。当你的人品道德得到广泛认可的时候,就能得到上层人士的高度认可,因此你就有机会了解更多、更深的鲜为人知的国家秘密和高层内幕,能够看清这个社会权力运作的本质,了解国家或组织生存发展、强盛衰亡的真正原因,获得更高的智慧。如果你对这些深层次的东西一无所知就奢谈治理国家,无疑是空口白话。

温:温和  良:善良 恭:恭敬 俭:节制 让:谦让:理性的忍让 (孔子的风度,性格,修养)

怎么让自己到这个地方受欢迎

柔和东西是有力量的,用自己的品质 ,品行,让人放心,舒服,会得到更多人的偏爱

对待生活克制,拿自己知道的,改变自己。 

节制这个点,每每提起,自己总是觉得是自己做的最需要去改变的点,感觉缺点都集中在这个点上了。

获得他人偏爱需要以下几点

1:成为自己人

走进他的核心圈,守口如瓶,有原则的相处

2:信息差

信息差才是最大的商业,只有成为自己人才有机会触达到这个信息差

一个能力范围内的顶好的圈子,一个愿意带你的老师/教练/顾问,一个让人放心的理由

让人放心的人具有:贵人慎言的品德

通过老师们引领,自己可以在摸索这个阶段花的时间成本降低,已经有人走成的,只要复制就好了。

释放善意是一个手段,个人解读为已退为攻的策略,获得自己想要。

老师分专业型和社会型

总结

怎么让自己受欢迎

切己体察 日日精进 贵人慎言

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

吾辈用功 只求日减 不求日增 减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 何等洒脱 何等简单

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知行合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