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吖

取乎其上,求之于中;取之于中,而求之于下

2019-10-22  本文已影响0人  旮旯下的蟋蟀

今日去参加个互动班,是关于书法的互动班。

对于书法,本人观念还执著于小学时,班主任上的书法课。


那时候不叫“书法课”,叫“写字课”。当时,每人买一个帖子,四行七字,计二十八字。内容还深刻地记着,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标点除去)

那时候上写字课,班主任端坐于前,每个人将字帖放在影本下,影本有格子,与字帖基本重合。我们笨手笨脚地握着毛笔,对着影本中格子内的文字进行描,嗯,确实是描。因为当时有很多同学都是照着影本下的字帖描着,一笔可能需要描好几遍。

一节课四十分钟,还好能够描完。描好后,交给班主任批阅。班主任拿毛笔蘸着红墨水,在影本上把写得好的字画圈。

其时,颇喜红圈多多,至于这种方式的描是不是书法的想法就在圈外了。


现在想来,这种描画对于书法而言,徒有虚名。属于取之于下,求得圈圈。

这次的互动班,人数不多,因为互动地点原因,只有十余人。

互动方式,大家带着自己的字帖或者喜欢的字帖,先进行临摹书写。

书写过程不说了,比在家强很多倍,因为没有电脑、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视。不受外物的干扰,心自然就静了下来。书写即更能投入了。

临摹间隙,看了看周围人的字帖和临帖,确实很有借鉴之处。有的人临习颜体,有的人临习欧体,还有的人临习篆隶,我带了本赵体字帖。

协调活动的刘老师看了我们的字帖,详尽地指点了优缺点,很有些裨益。其中对于选帖,他说的一句话很有见地,也是书法界经常说的:“取乎其上,求之于中;取之于中,而求之于下。”即是说,选择好字帖很重要,如果你选择了现代人临习先贤的书体,就“俗了”。为什么这样说呢?现代某些书法学习者临习先贤的书体加入了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这样的字看上去很好,但要对照临习,就属于“取之于中,而求之于下”,是不利于习书后期的发展。

有人说,那应该怎么办呢?

刘老师说:“如果只是学来装门面,这样不可厚非。如果是个人爱好,那还是学习正统的为好。如学习楷书,学赵孟頫不如学颜真卿,学颜体不如学二王,学二王不如上溯先秦篆隶。这就是取乎其上,求之于中。”

一席话,让我们茅塞顿开,看来,即使是个人爱好,也要学得艰深些,这样不是更有趣味吗?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