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好这一生?(干货福利)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好这一生?(干货福利)
练习时间太少了
你花费在同一项技能的时间太少。没有养成习惯。
你报这么多的课程,花了这么多钱,
你把一门课程看完了,满足了心理的焦虑感。
XXX老师说的好牛掰,我懂了……
不过,你却忘了最重要的一件事。
练习
人生
任何一项技能,
任何一项事情
都需要【不断的投入时间】 + 【高强度密集训练】。
大牛之所以比你厉害
因为他从0到1
基本功扎实
而你
连从0到1的阶段,
都不愿意付出
基本功不扎实。
最后怎么能看到成果呢?
如果你想比别人跑得快、不浪费时间。
你叫扎扎实实的,从0~1打好基本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如果你去看一门课程需要花费10%的时间,你就需要拿出,看这门课程8倍的时间来进行练习。比例就是1:8。
【如果你不练习,10%也会忘光】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好这一生?(干货福利)复利效应
如果你妄想跟大牛一样
跳过积累阶段
这个不现实
很多人想不劳而获,直接达到结果。你兴冲冲的跑过去,发现,早就被大牛挖光了。你还被迫交了一笔学费。
任何偷懒的方法,都是浪费时间,等着被宰。
大部分人都死在从0到1的阶段,没能看到后天早晨的太阳。(因为各种现实因素。物质 or 精神)
一般学习一项技能,从0到1会特别难。只要你从1达到100,速度会非常快。
比如
这个世界的部分规律。
就是复利效应
复利效应(网络,侵删)复利效应,被爱因斯坦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相似概念:马太效应。金字塔原理。20 / 80法则。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好这一生?(干货福利)自律,多投资自己,少在网上当键盘狗。
我们往往对别人的事情横加指责。
对自己的事情漠不关心。
比如,各种热搜榜,微博热搜,一共有50个话题,40个都是关于明星八卦了。
这种话题,两三天的热度就过了,又到了下一个话题。
知乎采铜,在《精进: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要在长半衰期里面,做事情,也就是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好这一生?(干货福利)
比如读书、健身、写作。
案例
记者:如何找到人生的真正目标?
巴菲特:(呦吼,我经常在各种文章中出马,不好意思,我是如此的可爱、浪漫、多金,人们都会爱上我的,哈哈哈!)
真正值得关心的事情,非常少。
在一张纸上写下25个目标。
用时间4象限排列,这25个目标,只留下最后5个。
在这5个目标中,只留下两个目标。
这2个目标就是你一生要做的事情。
(不行,我不能再出现了,这样别人会深深迷恋我的……这种感觉不要太棒了!)
查理芒格有个疑问,
为什么我把全部方法告诉你了,你还是做不到像我一样富有?
我的答案有两个:
其一、心态太过着急。
积累不够,练习不够,太过着急赚钱,结果是钱被别人骗走了。
其二、诱惑太多,不能持续挖一口井。
东捣鼓、西捣鼓,一事无成。(听别人说这个生意好,你就去学。一堆人扎堆疯学。沦为炮灰。把市场都给堵死了。)
人生有两种策略。
第1种策略,聪明人挖浅井。挖到50米不挖了,换另外一口井再挖。
第2种策略,笨人挖深井。挖到200米还在挖……直到
这两种策略要放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风险(科技变革)
第1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如果你去挖矿,投入500万,挖到50米不挖了,因为资金链断裂,你要及时止损。只是你把这个矿山卖给了另外一个人。结果另外一个人,在不到原来50米的深处,多深挖了10米的地方,结果铜矿就出来了。
第2种策略的风险在于。你一开始方向没有选对,这个时代的背景更换了,你努力深挖,只会损失惨重。比如汽车时代来临,你马车技术拉的再好点,没有用。
按照统计学概率 —— 随机分布。这不靠运气。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好这一生?(干货福利)如何才能过好这一生?
两大因素。
一、家庭背景
二、个人奋斗。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好这一生?(干货福利)一、家庭背景。
家庭背景决定80%。
父母的教育,给子女的投资力度。
二、个人奋斗。
个人奋斗决定20%。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读书、健身是你可以掌握的。
个人奋斗包括两个方面。
教育。提升教育水平,可以明显提升工资水平。
心态。成长型思维和固态型思维。父母给你灌输的理念。具有成长型心态的人,更容易获得更高成就。
乐观的人就比悲观的人更积极解决问题
为什么你听过那么多道理,还是过好这一生?(干货福利)科学家做了一次实验,
学生分为两组。
A组学生,夸他们聪明
B组学生,批评他们。
——
20年后,跟踪他们发现。
A组学生,更自信,变得更加富有,在社会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影响。
B组学生,更自卑,陷入贫困状态,终日郁郁寡欢,借酒消愁。
中国父母,似乎比较擅长批评,而不擅长鼓励。
如果你经常夸一个人,他就会向你夸的那个方向发展。
如果你经常损一个人,他就会向你损的那个方向发展。
所以我们要注意言辞。多鼓励不批评。如果非要批评,要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来说他。充分考虑对方的感受。
在批评前,加一句赞美的话,这样会更容易让他人接受。
话术:你真棒!XXX点做的不错,不过你在xxx样改正,就更好了。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