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千钻公会巢湖文海

想多了就会出幺蛾子——舒生读《论语》第九十九

2020-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舒文shuwen

《国语·鲁语》说:季文子身居位高权重的鲁国上卿大夫,掌握国政和统兵之权,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儿女却没有一个人穿绸缎衣裳;他家里的马匹,只喂青草不喂粟米。孟献子的儿子仲孙很瞧不起季文子这种做法,于是就问季文子:你身为鲁国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丝绸衣服,你的马匹不用粟米饲养。难道你不怕国中百官耻笑你吝啬吗?难道你不顾及与诸侯交往时会影响鲁国的声誉吗?季文子回答:我当然也愿意穿绸衣、骑良马,可是,我看到国内老百姓吃粗粮穿破衣的还很多,我不能让全国父老姐妹粗饭破衣,而我家里的妻子儿女却过分讲究衣着饮食。我只听说人们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国家最大的荣誉,没听说过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马会给国家争光。孟献子闻知,怒而将儿子仲孙幽禁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孙,改过前非,亦仿而学之。消息不胫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导下,鲁国朝野出现了俭朴的风气,并为后世所传。

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季文子,即季孙行父。季文子之子时武子宿,武子之子为悼子意如,悼子之子为季平子,平子之子为季桓子,季桓子之子为季康子。季文子比孔子要早,是鲁国大夫,在鲁国执政33年,辅佐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三代君主,清廉持家,忠心为国,是鲁国名臣。

“三思而行”的成语来自于这里。意思是说季文子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孔子听说之后评论说,想两次就够了。季文子的性格特点是非常的小心谨慎,凡事都要有备无患。朱子集注:“程子曰:为恶之人,未尝有思,有思则为善矣。然至于再则已审,三则私意起而反惑矣,故夫子讥之。”

“三思”。黄氏后案:三思,谓思之尽善也。左传哀公二十七年:“中行文子曰:君子之谋也,始衷终皆举之。”杜注云:“所谓君子三思。”据传文、杜注,则再思者,思其始,复思其中。三思则思其始中终也。

《四书辨疑》:王滹南驳丧礼之说曰:“文子至晋,果遭之,则正得思之力也,何过之有?”又驳得程子之说曰:“思至于三,何遽为私意邪?”又曰:“事有不必再思者,亦有不止于三思者,初无定论也。”其说大意皆当。三思之三既为去声,则文子之三思不止三次而已也。夫子之言止是言文子过思之蔽,非谓天下之事皆当止于再思,不可至于三次也。

这里所谓三思,也有人说那是代表多,并没有规定多少次数,只是应该做到思之尽善。夫子说思而再,是对季文子而发。季文子要出使晋国,在准备好聘礼之后,又让属下“使求遭丧之礼”,随从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季文子就解释说:备预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无之,实难。过求何害。说的是他出使晋国,还要让下属准备好万一出使期间遇到对方有人去世,丧礼用的服装礼仪,可见他的有备无患思想,到了多么完备的地步。如果按照这个思维,那恐怕没个尽头了。季文子说:过求无害。孔子则认为过求有害。

这里还是强调孔子说的度,凡事都有个度。思考也是一样,正常的思考是必须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再思”,第一要思考这个事是不是合天理,是不是合人道,第二是这样做会不会伤害到他人,如果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那就去做。还有一种说法是,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去思考,按理说就可以了。如果反复在一件事上琢磨,“多思转多私”,可能就会琢磨出私心杂念来了。就会考虑怎样做对我有好处呢?这样一来,私欲就起来了,就不会把事情做好。

朱熹说:是以君子物穷理而贵果断,不图多思之为尚。反复思考权衡会带来杀伐决断不够,做事拖泥带水不果断。并不是想得越多越好,任何一件事的是非、利害、得失、善恶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的。如果总是纠缠在这些相对的矛盾当中,就会左右为难,无从下手。尤其是对那些比较紧急的事情,这样犹豫不决,会贻误战机,最后得不偿失。所以,谨慎是应该的,但过分的谨慎就成了小器,做事裹足不前,成不了大器。

敢于做决断也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我们常常在左右为难之间失去很多机会。还是那句反复说的话:想三想四容易不三不四。在做决定之前,可以“听多数人意见,和少数人商量,自己做决定”。听听大家的意见,和比较可靠的人商量,然后综合这些意见,自己要能下得了决心。很多时候,我们在面临选择的时候,想的时间太长,反反复复定不下来,把时间都花在对事物的思考上,就是不去行动。就像学游泳,总是站在岸上想各种动作,就是不水去试一试。真正下水之后,你会发现实际情况跟你站在岸上想的完全不一样,那些想好的办法和动作大体没有多少用处。

所以,一事当前,想得差不多就要行动,想太多,反而把明白的事情想糊涂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你盯着一个熟悉的汉字反复看、反复想,你会越来越觉得这个汉字陌生,看一会就觉得这个字是不是写错了,越看越不对劲,最后反而不认识了。这恐怕是最直观的例子,也说明我们思考的一般规律。在行动中去思考,一边实践一边思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不断推进也不断调整,恐怕要好于只想不做。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