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与远方

2017-02-23  本文已影响0人  鹅狄浦斯
截图自B站大秦帝国之崛起

在考场上看到这个题目时,我所想的就是把它批判一番搞个大新闻,顺便卖个萌。

为什么诗要捆绑远方啦?谁说眼前就苟且啦?你才苟且你全家都苟且。

主旨如上。

不过后来想想,我屈大夫倒是真的很适合这个题目。

《离骚》中的骖鸾并凤,《九歌》中的天神帝子,算是遥远的仙境……可存君兴国之思下,君明臣贤的理想国,又何尝不是远方?

可我屈又分明和那些小清新不同。

眼前如此不堪,远方如此美好,但是……

“陟陞皇之赫戏兮,忽临睨夫旧乡。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

明明可以避世远去。可是即使是这样的……这样污浊的地方,也依旧是深深爱着的故乡。正是“虽升昆仑,过不周,渡西海,舞《九韶》,陞天庭,据光曜,不足以解忧,犹顾视楚国”。无法抛下故乡独自追寻理想,无法挽故国于倾覆,也无法坐视,于是……宁愿死了也不要离开。

“国无人莫我知兮,又何怀乎故都。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

每次读到结尾都无比心痛。在最后这些章句之前,“远逝自疏”的道路还是充满期待的。可到此一变,天地无光。王逸的注中解道:“屈原设去世离俗,周天帀地,意不忘旧乡,忽望见楚国,仆御悲感,我马思归,蜷局诘屈而不肯行,此终志不去,以词自见,以义自明也。”

大夫终究是大夫,做不得渔父。

从前一直以为,既萌大夫又萌商君实在是太精分。但近来一看,除了商君没有大夫那般对道德的执着,他们其实是一样的人:为了让国家成为自己理想中的模样,极心无二虑,九死犹未悔。我想这就是他们心中“诗与远方”的不同。

倘使大夫活在今日,依旧做个理想主义者,也绝不会像某些文艺小青年一样,来着“说走就走的旅行”,晒着唯美的照片与文字,枉自期待着洗涤心灵净化灵魂——无责任感使命感,单依从本我而活着的人,才称得上“苟且”。相反,为了让眼前“苟且”的现实与污浊的世界转化成为他心中至善至美的理想国,他会行动,会抗争,会自动担起心中为自己赋予的责任,而非安于闲适安宁的一隅。

他不会向现实妥协,也并非看不见现实,“明于治乱”者又怎会不谙世事。只是,怀抱着高洁的操守,自己以为是正确的,又怎么肯屈从于原本就不该如此黑暗污浊的世界……美好才是理所应当!

“我是对的,是这世界错了。所以,我要改变这世界,让它光明起来。”

理想主义者的诗与远方,不在别处,正在现实。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