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2023年度写作专栏简友广场每天写1000字

三千字写不完她经历过的童年苦难(二)

2023-03-31  本文已影响0人  左左兮兮

因为母亲没有收入来源,因为“父亲”不是赵美萍老师的亲生父亲,而也只能承担母女三人基本吃喝费用的继父,不愿意承担赵老师初中读书费用,即使是全乡第一、即使是重点初中。

每日父母不断的争吵,没有办法地赵老师也只能狠下心放弃学业,来到一个小河边,把录取通知书放在对着老家亲生父亲生存过的地方,任其随着水流飘走,那时泪水早已流淌在脸上。

之后继父给她准备了砸石头用地大小不同的锤子,一个九斤重,一个11斤重,同时还有铁锹、铁耙、铁叉。每天背着这些笨重工具上山下山,成了山上最小的“采石女”,而那时候也只有十四五岁而已。

不仅这样,因为一起“工作”的人都没怎么上过学,语言粗俗、言行粗鄙,很多人都会因为抢石头而大打出手,赵老师知道自己的继父肯定不会因为自己受欺负而帮助自己,所以每次遇到事情都会隐忍,都是找到偏僻的地方自己砸自己的。

山上的午后着实炎热,赶上大暑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中暑。即使天气在热,休息的那两个小时,赵老师都不舍得浪费,每每都会拿起自己的书读着里面的好词好句,到了晚上回家还都会写写日记或者读书心得。

可能身体上的劳累不足以击垮小小年纪的赵老师,更让人受不了的是因为生活条件差,继父脾气暴躁,母亲的好脾气也被磨得精光,从14岁到19岁,这5年的绝望生涯中,先后写过10封遗书,多次想追随逝去的父亲一走了之。

人生的转折发生在19岁那年,同村一位从上海打工回老家的男孩,跟同龄的赵老师说起上海的繁华、发展,顿时赵老师好像抓到一颗救命稻草一样,畅想着自己也可以一同去上海寻求出路。

可是一开始母亲不希望赵老师去那么远的地方,希望她早早嫁人,只要聘礼够还家里的债务就好,可一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的赵老师,是个有梦想、有野心的人,最终还是跟随同乡人一起前往上海。

带着自己曾经写下的14本日记,带着家里的债务一同奔向那所充满梦想的大城市。

在上海当然没有学历、没有技术、没有人脉的赵老师不会找到很好的工作,做过餐厅服务员、服装厂一线工人、还在广告公司里工作过,整整9年即使工作在忙,都不会忘记读书写文,每晚都是写到后半夜。

后来终于有机会在各大纸媒上发表文章,上天终于看到了她的努力,从服务员、一线工厂工人在到后来的日企服装厂办公室白领,这样励志的打工妹事件纷纷被报道,因为在《知音》上发表过一定量的文章。

所以可以得到与国内多家编辑一同去香港、泰国旅游的机会,回来后又写了一篇《打工妹飞出国门》的文章,从此赵老师的写作路终于可以扬帆起航,漂洋四海。

一次无意间听说《知音》在招聘编辑,因为自己学历达不到要求,可即使这样赵老师还是想试一试,面试的时候赵老师把自己从采石女,在到上海打工经历,最后自己在《知音》上发表文章这一过程真诚地与几位面试官讲述后,迎来的是一片热烈掌声,结果不言而喻,赵老师被成功应聘上编辑这一岗位。

刚开始做编辑的前三个月,从来没有在凌晨一点前睡过觉,慢慢的熬过半年适应阶段,终于熟悉了工作内容,幸而杂志社也没有忘记她的付出,杂志社给赵老师分配了一间130平米的大房子,在2005年的时候在武汉就拥有了2套大房子。

由于一套由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半边天》栏目,全面报道了赵老师的个人励志事件,在全国引起不小的轰动,无数信件飞往赵老师那里,2006年一位成功的美籍华人,通过媒体认识了赵老师,欣赏老师的才华,佩服她的精神。

在通了66封邮件和数以万计的长途电话后,两人走到了一起,2009年的时候赵老师随夫移民美国休斯敦,成为了《知音》海外编辑。

期间写过《我的苦难我的大学》《转角遇见爱情》,更为父亲曾经住过的江滨麻风院,特意为麻风病人写了一本书,每一本书都被读者推荐给身边的人阅读。

赵老师的人生的的确确是一部底层人物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赢得逆风翻盘的人生。我很喜欢赵老师的这句话:人如果不能选择出生的命运,还可以选择生存的命运。总有一种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送给看到此篇文章的你。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