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

【课程笔记】《心理学概论》第十一章:学习与记忆(清华大学彭凯平教

2019-11-23  本文已影响0人  Tensor麻麻麻

彭凯平: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

学习与记忆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通过经验和训练所产生的行为和心理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学习理论:

二、刺激与反应

对刺激与反应的研究最早是俄国生理学家:巴浦洛夫,喂狗实验
无条件刺激与中性刺激结合起来(0.5-5秒的间隔),产生的自发的反应“条件反应”。

条件刺激有消退效应,但可以恢复

操作:是人的大脑指导下的有意识的行动 —— 斯金纳(skinner)

三、惩罚与强化

提高反应频率:正强化(积极的)、负强化(消极的)

正惩罚:提供令人讨厌的刺激
负惩罚:撤销令人喜爱的刺激

比较

观察也是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模仿是人类的天性。
斯坦福大学的阿尔伯特 · 班杜拉(Albert Bandura)的波波娃娃实验。暴力行为与攻击行为可能是学习行为。

自我强化:
顿悟学说(科勒)

马丁 · 萨利格曼:习得性无助(动物情绪)

萨利格曼

四、什么是记忆

记忆:创建、维持、提取与自身过去有关的信息和心理操作。
记忆过程:
外部信息输入➡️信息编码➡️信息存储➡️信息提取
编码就是将外界刺激转换成人脑可以加工信息的过程;
编码类型:语义编码、表象编码、组块编码。
海马区储存记忆的脑区 。

记忆储存受到意识的影响。

记忆的提取:顺序回忆、对偶回忆、自由回忆、再认、通过内隐记忆方法(次感提取)

五、增强记忆的方法

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旧信息对新信息的储存、提取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新信息对旧信息的提取作用,叫倒摄抑制。

如何增强记忆?

这篇文章,介绍彭老师的朋友赛斯 · 罗伯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