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更B19:拒绝型依赖

2024-08-28  本文已影响0人  山Y山6Y6

有一种人格叫拒绝型依赖,一方面想建立亲密关系,一方面又因惧怕亲密而故意疏离的一种矛盾性格。多出现在离开父母的孩子,慢慢变得不联系了,既想亲密但又有些隔阂感。


拒绝型依赖是一种较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呢。

一、了解拒绝型依赖的表现

在人际关系中,有拒绝型依赖的人往往一方面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另一方面却又在他人靠近时表现出强烈的抗拒。比如,当有人表达关心和爱意时,会不自觉地推开对方,或者用冷漠的态度回应。在行为上,可能会刻意保持距离,避免过于亲密的接触。

二、分析形成原因

1.过往经历影响

可能曾经在亲密关系中受过伤害,如被背叛、被抛弃等,导致内心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从而形成拒绝型依赖。这种恐惧使得他们在面对新的关系时,下意识地采取拒绝的态度来保护自己。

2.自我认知偏差

对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当有人靠近时,会觉得对方的爱是不真实的或者自己无法长久地维持这种爱,于是选择拒绝来避免可能的失望。

3.成长环境因素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稳定的亲密关系示范,或者家庭氛围较为冷漠、疏离,可能会让人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处理亲密关系,进而发展出拒绝型依赖。

三、克服拒绝型依赖的方法

1.自我反思与觉察

认识到自己存在拒绝型依赖的问题,并且深入思考其产生的原因。通过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和恐惧,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

2.逐步建立信任

可以从小事做起,尝试与他人建立信任关系。比如,向朋友倾诉一些小秘密,或者接受他人的小帮助,逐渐感受他人的善意和可靠。

3.调整自我认知

努力改变对自己的负面看法,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优点。可以通过写日记、自我肯定等方式来增强自信心。

4.学习沟通技巧

学会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和需求,而不是用拒绝来掩盖内心的渴望。同时,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理解他人的感受,促进良好的互动。

拒绝型依赖并非不可改变,只要有足够的自我认知和努力,就可以逐渐走出这种状态,建立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


塔拉就是这种人格,一方面既想和家人亲密相处,但又无法从过往的痛苦回忆中摆脱,既从原生家庭中剥离出来,又时常想起原生家庭的痛苦又怕忘记这种痛苦关系。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