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谷子

2024-08-19  本文已影响0人  晓风子李

看过别的地方割谷子,都是割倒了,往那一堆,或者散放在谷茬上,很随性,而我们家乡,割谷子是一种艺术,必须要弄成扇子把,谷茬的高度要基本一致,还不能踩倒了。

八零以前的农民,不管男女老少,都会这个手艺,我想主要原因是因为以前这里的稻谷是种双季稻,谷茬要留下来给它再次发育,成熟,收割。

也许是因为第二茬的收获太少了,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还把田里的养分多余消耗,还不如养养田,所以现在都是收获一茬,不过割谷子的手艺却保留了下来。

谷茬小的两茬半,谷茬大的两茬,手刚好能握住,用小指再勾两根稻子,灵活的一只手就能绑好,轻轻一捻,就成扇子把了,不怎么灵活的,镰刀要右手拿着,两只手操作,更笨一点的,镰刀夹在腋窝下,但是这样你就慢了,每个人都是割着自己的趟子走,人家都到田头了,你还在田中央,被人压圈了,很丢脸。

我是那种不灵活但不笨的,紧赶慢赶能追上尾巴,因为要小心,不然镰刀把自己手开个口子,那就搞笑了,很多人都是从这里练出来的。

望着倒了一地的扇子把,整整齐齐的,心里着实觉得有成就感,就等着太阳给力一点,晒到明天中午,挑回去操场上打,颗粒归仓。

劳动成果
穗头朝向还要一致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