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之鉴今日看点有意思的文章

战国风云32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智囊丞相”

2016-09-17  本文已影响274人  至简君

“智囊”是古人对聪明智慧之士的称呼;“丞相”是中国古代官名,是辅佐君主的最高官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被称为“智囊”的是樗里疾,第一位当上“丞相”的还是樗里疾。因此说,樗里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智囊丞相”。那么,樗里疾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么牛?

(图:芈月传里的樗里疾)

樗里疾,也称樗里子,是秦孝公的儿子,秦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樗里疾足智多谋,待人接物很有一套,又能说会道,所以秦国人都称他是个“智囊”人物。樗里疾一生先后辅佐过秦国的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代君王,我们就以此来简单梳理一下樗里疾的一生。

1、秦文惠王时期

公元前330,秦惠文王封樗里疾为右更(秦国爵位),派他带兵攻打魏国的曲沃。此战,樗里疾初露锋芒,顺利拿下曲沃。他把那里的魏国人全部赶走,占领了城邑,并把曲沃周围的土地并入秦国。

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任命樗里疾为将军攻打赵国,俘虏赵国将军庄豹,拿下了蔺邑。

公元前312年,樗里疾协助魏章攻打楚国,打败楚将屈丐,夺取了汉中地区。

因为战功卓著,樗里疾被秦惠文王赐封樗里子,封号“严君”。

2、秦武王时期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即位,驱逐了张仪和魏章。公元前309年,秦国首次设置“丞相”官职(也是中国历史首次出现丞相一职),秦武王任命樗里疾和甘茂为左右丞相。于是,樗里疾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丞相”。

公元前307年,好大喜功、崇尚武力的秦武王下令甘茂攻打韩国宜阳,准备消灭周室。据《战国策·秦策》记载:秦武王对甘茂说:“我想出兵向东进攻三川(韩国地名),取周室而代之,你如果能为我实现这一夙愿,我将至死不忘。”

甘茂答应了秦武王的要求,但要进攻三川进而消灭周室,必须先攻下韩国宜阳。宜阳是韩国的大县,是上党和南阳两部间的交通要道枢纽,长期以来,韩国在宜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物,加强防御设施。所以,宜阳虽然名义上只是一个县,但实际上却相当于一个郡,想要攻打下来并不容易。

果然,甘茂攻打宜阳,花了五个月还不能攻下。樗里疾和公孙衍等人于是劝谏秦武王放弃这次不切实际的行动,但秦武王最终还是没有听取樗里疾的劝谏,反而动用了秦国的全部兵力,让甘茂继续指挥作战,攻打宜阳,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这才攻克宜阳。

秦武王此人好武力,喜欢与人比角力,大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等人都因此做了大官。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如愿以偿,进入东周洛阳后,与孟说进行举鼎比赛,结果大鼎脱手砸断胫骨(也有人说是断了经脉),不治,气绝而亡,年仅23岁。

秦武王落此下场,除了本身的性格原因外,与他不听樗里疾等人的劝谏不无关系。但樗里疾出于明哲保身的心态,明知秦武王的做法错误,却不能力劝,任秦武王胡为,实在有失身份地位。

(图:影视剧中的樗里疾)

3、秦昭襄王时期

由于秦武王英年早逝,无后,群臣迎立秦武王异母弟、在燕国作人质的公子稷回国继位,这就是秦昭襄王(此事以后再聊)。

秦昭襄王嬴稷能够顺利得以继承大位,有宣太后、魏冉等人的功劳,也少不了樗里疾的功劳。试想,如果当时樗里疾站出来坚决反对,秦昭襄王嬴稷能否顺利继承王位?魏冉虽然有能力有手腕,但若论在秦国的地位和威望,他如何能比得上樗里疾?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秦武王卒,昭王立,樗里子又益尊重。”从这句话来看,樗里疾当时显然是支持秦昭襄王的,否则秦昭襄王就不会“又益尊重”樗里疾了。此事说明,樗里疾对维护秦王室的稳定,以及在为秦国选择明君上,也是有大功的。

公元前306年,樗里疾率兵攻打卫国蒲城。蒲城的守卫长官十分惊恐,请求胡衍帮忙。

胡衍先找到樗里疾,说:“您攻打蒲城,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如果是为了魏国,那当然好了;如果是为了秦国,那就不算有利了。因为卫国之所以成为一个国家,就是由于有蒲城存在。现在您攻打它迫使它投入魏国怀抱,整个卫国就会屈服并依附魏国。魏国丧失了西河之外的城邑却没有办法夺回来,原因就是兵力薄弱啊。现在攻打蒲城使卫国并入魏国,魏国必定强大起来。魏国强大之日,也就是贵国所占城邑的危险之时。况且,秦王要察看您的此次行动,若有害于秦国而让魏国得利,秦王定要加罪于您。”

樗里疾听了这番话,犹豫不决。他若有所思地问胡衍道:“那怎么办才好呢?”

胡衍顺势回答说:“您放弃蒲城不要进攻,我试着替您到蒲城说明这个意思,让卫国国君不忘您的恩德。”

樗里疾最终被胡衍说动,答应撤兵。胡衍于是回到蒲城,忽悠卫国的那位守卫长官说:“樗里子已经掌握蒲城困厄的处境了,他声言一定要拿下蒲城。不过,我胡衍能让他放弃蒲城,不再进攻。”

听完胡衍的话,蒲城守卫长官更加恐惧,把胡衍当作救星,赶紧献上黄金三百斤,又连声拜谢说:“求您施恩救助。如果秦国军队真的撤退了,我一定把您的功劳报告给卫国国君,让您享受国君一样的待遇。”

实际上,樗里疾此时已撤离蒲城,回兵去攻打魏国城邑皮氏,遇到抵抗,便撤军回秦国。但这不妨碍胡衍从蒲城得到重金,成为卫国的显贵。樗里疾号称“智囊”,却受胡衍蒙蔽、利用而不自知,为他人做嫁衣,实在有损“智囊”英名。

公元前300年,樗里疾死去,葬在渭水南边章台之东。

他临终前曾预言说:“一百年之后,这里会有天子的宫殿夹着我的坟墓。”果然,到汉朝兴起,所建长乐宫就在樗里疾坟墓的东边,未央宫则在樗里疾坟墓的西边,而武库则正对着樗里疾的坟墓。因此,秦国人有句谚语说:“力气大要算任鄙,智谋多要算樗里。”也因为此,樗里疾成为中国看风水的鼻祖,被后世堪舆家尊称为“先师”。

纵观樗里疾一生,他能在风起云涌的战国乱世,在云诡波谲秦国君王更替中屹立不倒,并为秦国的延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实在不负“智囊”美誉。但同时,樗里疾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智者一样,有着明显的明哲保身的思想,这就导致了他在政治立场上往往不够坚定,影响了他的历史地位。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目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