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
在一千年前的八十年代,武夷山下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两个轿夫蜷缩在城墙根下呜呜哭。
他们的哭声引来了一个小学生,
“请问两位老乡有什么难过的事啊?”
“天底下没见过这么黑心的财主,坐了整整一个月轿子连一文钱都不给,还说是按照合同办事。”
小学生接过皱皱巴巴的合同,展开来,只见上面写道:
本老爷宋铁的房子距离店铺有二里路,两个轿夫每日抬轿二里,月付二两银子,
若是不足二里,就不收钱。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轿夫委屈地说:
“这个宋铁,每天都在离店铺还有几步路的时候下轿,
我们还以为他是可怜我们抬轿辛苦,原来是想赖我们的工钱。”
听罢,小学生双眉紧锁,“宋铁富甲一方,为富不仁,实在可恶!”
他拿起合同直奔县长办公室......
不久,恰逢财主宋铁五十大寿,送礼贺寿的络绎不绝。
只听管家来报,“县长派人送寿礼来了。”
宋铁既感受宠若惊,又觉蓬荜生辉,恭恭敬敬地接过使者的礼物,而使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小学生。
“宋老爷,何不把县长的礼物当众打开,也让我这个小弟弟也开开眼!”
“好......好好好,快打开。”
管家小心翼翼的解开包装纸,掀开精美的礼盒,众人也赶紧围上去欣赏“宝物”。
原来是“铁公鸡一只!”来客失声惊呼,不由面面相觑。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宋老爷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此礼的道理吧。”小学生泰然的语气,完全不像这个年龄的孩子。
唰得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早已木讷的宋财主身上。
宋财主当然心知肚明,现在的他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T型台上,只剩脸色变换,
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一会儿青,一会儿紫.......
后来,可怜的轿夫拿到了二两辛苦钱,而县城里所有的人都在打听,那个小学生是谁?
01
柳三变
你可以称他“柳小七”,因为家族里算上叔伯家的孩子,他排行第七。
但要是论亲兄弟,上面只有两个哥哥,于是老爸给他取了个让人过耳难忘的名字——柳三变。
乍一看,这个名字起得有点没文化,就像刘邦他爸管他叫刘季(刘老三)一样。
其实这个名字大有来头。
《论语》里,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君子有三种变相:看起来很威严、不可侵犯,实际上跟他一处,又感觉很随和,但听他讲话,言语又显得很庄重。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怎么样?就凭此名,这个老爸绝非等闲之辈。
柳三变的爸爸柳宜在北宋也算得上是部级干部,早在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前,他就担任过后唐的监察御史,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纪检委委员。
在赵家王朝,他摇身一变,干过一省的副省长。
然后又从封疆大吏任上调到中央建设部做副部长,那时候好像叫工部侍郎。
但要论名气,柳宜与他这个三儿子相比,怕是要黯然神伤了。
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千百年来,只要是中国人,上过几天学,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正是著名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作者:柳永。
只不过那时柳永还叫柳三变,至于他为什么将“三变”为“永”,有点伤感,我们后面再讲。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如果要在北宋仁宗年代,找一个牛气冲天的人物,找一个从皇亲贵胄到歌姬草莽都家喻户晓的人物,恐怕非柳三变莫属了。
他这个人,才高八斗,连大宋皇帝和宰相也嫉妒,以至屡试不第;
他这个人,出身官宦,却不爱科举爱青楼,以至把无数青春少女迷得神魂颠倒,
大喊“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他这个人,善良纯真,却一生潦倒落魄,以至死后都没钱买棺材。
02
绝不错过
人们都说柳三变是“神童”,有点过奖。
唐代的骆宾王,在七岁的时候就写出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南宋的岳飞,七岁的时候就已“胸中浩气凌霄汉,腰下清平射斗牛”;
北宋的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开始煞有介事地读《左氏春秋》,据说他还能读懂。
但柳三变直到十五岁才有了自己的成名作《题中峰寺》,
僧向半天为世界,眼有平地起风雷。
说起柳三变的婚姻,在全民正为建设封建主义强国而努力的北宋年间,绝对令人侧目。
因为他是自由恋爱。
青春期荷尔蒙爆炸的柳三变也爱编着瞎话逃学,一次在街市东张西望闲逛时,不小心撞到一位卖花姑娘。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他定睛一看,怎么形容这个姑娘呢?
“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美女,大美女。
可惜看傻了的柳三变却忘了加姑娘个微信,这下辗转反侧睡不着了。
不过,柳三变可不是那些年少单相思,年老肠悔青的羞涩少年,
“不信遇不到你!”
第二天、第三天.......第N天,他就在街市里等,直到那个婀娜多姿的身影再次出现。
我们不知道这姑娘叫啥,反正家境贫寒。
直到一天,怒气冲冲的柳妈妈捉到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在大街上帮着一个小美女卖花。
虽然门不当,户不对,但17岁的柳三变还是顶着街坊的吐沫星子,忍着老妈的板子,把卖花姑娘娶进家门。
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只有人自己去找。
至少,柳三变日后不会说那句矫情的话:
“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
03
杭州
美人也抱了,家也齐了,
到了实现儒家更高理想——“治国、平天下”的阶段,
到了“读好圣贤书,货与帝王家”的年岁。
公元1002年,19岁,
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柳三变整好行囊,向媳妇和老妈挥了挥手,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赶考。
谁知,他这一挥手,却似一句“难得不见”,终其一生,没再回来。
柳三变的第一站就是湖光山色,灯红酒绿的杭州城,这位胸怀大志奋发图强的大才子却被这座城市彻底融化了。
考试,早被这位仁兄抛到九霄云外,他每天的功课就是在花街柳巷里看舞、听歌、喝酒,雷打不动。
最了不起的是柳三变的毅力,这种生活他居然能坚持一年,直到自己兜比脸干净,才意识到吃饭其实也很重要。
这时,他想起了正在杭州做官,老爸的好朋友孙何。
至少可以向他借点钱或者谋个活命的差事。可惜人家门槛高,他连保安那一关也过不去。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于是,他就去找杭州青楼第一头牌歌姬——楚楚姐,谱写一曲著名的《望海潮》,让她在孙何举办的舞会上唱: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孙何一听,不同凡响,便问楚楚,才知道自己老朋友的宝贝三儿子正在杭州。
自然,柳三变成了孙家的座上宾,又过起了悠哉悠哉的逍遥日子。
但令柳三变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首原本是拍孙何马屁的词,经楚楚姐一唱,火了!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歌姬都唱《望海潮》,竟然传到了国外。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六十年之后,“靖康之耻”令北宋灭国,徽、钦二帝一家子被掳到黑龙江酷寒之地,客死异乡。
而发动这场南侵的金国大佬完颜亮,当初就是听了歌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才对大宋的繁华垂涎三尺。
所以,后人谢处厚写诗大骂柳三变: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可叹这位风流倜傥,手无缚鸡之力的柳三变,死后还背了一个“误国”的黑锅。
04
苏州、扬州
后来,孙何被皇帝调到东京做官,柳三变也丢了饭票,但他还是留恋江南烟雨,自己溜达到了苏州。
看到吴王夫差的故国宫阙,今天只剩下一堆堆荒芜土丘,他有感而发一曲《双声子》: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苏州让人太感伤,这不符合潇洒大才子的调性。那就去扬州,听说那里美女多多。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扬州瘦西湖
很快,柳三变就联系上了扬州城第一歌姬——谢玉英,美女,大美女。
才子就是才子,他逛花街柳巷就是不用怎么花钱,见到谢玉英,他先奉上一首《玉蝴蝶》。
词前面先给带高帽,什么“选得芳容瑞丽,冠绝吴姬。”
然后赞美英英姐的红唇、莲步、腰肢,
最后一句升华主题,变俗为雅,“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英英姐一看,人都碎了,魂儿都飞了。
厉害,生生把“晚上,我想和你上床”,说成“清晨,我想和你一起起来”,古今中外也没谁了。
05
歌姬
公元1008年,柳三变到东京的时候已经25岁了。
离家六年,这时间足够现在的年轻人上完大学,读过研究生。
但柳三变却用这六年游山玩水,围着左一个右一个姐姐妹妹的石榴裙转,丝毫不觉得虚度光阴。
说他是“渣男”,有点不准确。
他更像是金庸笔下的大理镇南王段正淳,人虽多情,却又痴情,见一个爱一个,而且是真爱。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不过,这里要为北宋的歌姬,说几句人话。
那时的歌姬,绝非今天的“小姐”,她们虽社会地位卑贱,却值得我们尊敬和怜爱。
她们是最优秀的舞蹈家,最动人的歌唱家,二胡、琵琶、古筝无一不精。
她们识文断字,能咏诗,会写词。
她们是达官贵人眼中的尤物和商品,却身世飘零、无依无靠。
所以,她们视歌曲为自己安身立命的珍宝,视爱情为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而柳三变虽是官宦公子,却能以平等心待之,给她们爱情,为她们写歌,听她们哭诉衷肠。
这比那些道貌岸然、满口孔孟,满心财色的士大夫之流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06
红了
其实,柳三变是一个被矛盾了的人。
一方面,家族的荣光要求他必须出将入相来延续,在东京做大官的父亲整天逼他上进考科举;
另一方面,他抵不过东京的繁华与热闹,耐不住青楼上摄人心魄的歌声,更忍不住不为那些梨花带泪的姐妹写歌填词。
这不,一边和老爸玩捉迷藏,一边照样上青楼。
居然,写一首,火一首,柳三变红了。
那些东京里的儒雅君子虽然在一旁暗骂柳三变是薄于操行的文学败类,淫邪放荡的市井小人,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词“极其工致”,甚至听后久久难忘。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宋仁宗来了兴致,找一票亲近的大臣喝酒吟诗,玩一个类似今天成语接力赛的游戏。
接到古板的王安石那里,王安石憋了半天,挤出一句:
披香殿上留朱辇,太液池边送玉杯。
可是到了第二天,街头巷尾开始盛传王大人的诗是剽窃柳三变的“太液波翻,披香帘卷”,
搞得王大人郁闷得在家好几天不出门。
可见,柳三变有多红,就连今天的林夕也望尘莫及。
其实,不只王安石,就连宋仁宗都是柳三变的粉丝。
据说仁宗吃饭的时候,总要让宫女唱柳三变的词,而且一遍还不过瘾,要唱好几遍。
可惜的是,柳三变的词征服了宋仁宗,也惹恼了宋仁宗。
在他前两次考进士落榜之后,头脑发热,写了一首屌屌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简单地解释:
老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得失无所谓,反正老子有大才,只是还没发迹。
泡在烟花柳巷也没什么不好,足令我平生舒畅。青春短暂,金榜题名算啥?还不如及时行乐,小饮清唱。
宋仁宗看了,心说好小子,够嚣张,拿我们赵家王朝不当回事,你等着......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所以后来柳三变的第三次和第四次科考,即便有很多大臣举荐,宋仁宗只要听到“柳三变”这个名字,
就一句话:
“不是不求富贵吗?那就做他的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去吧!”
可没想到,人家柳三变脸皮足够厚,不怒不恼,还给自己印了张名片:
奉旨填词柳三变。
宋朝的大词人不少,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家父子、李清照、辛弃疾......
但能靠写词赚稿费养活自己的也只有柳三变了。
尽管父亲把这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赶出家门,柳三变也没饿着,他的词在青楼歌姬眼中比黄金还贵重,谁唱谁火。
他的新情人,东京名妓虫娘唱到:
“坐中年少暗销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他为歌姬师师、香香、安安写《西江月》:
“师师生得艳冶,香香于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个。”
歌姬瑶卿吟唱:
“似频见,千娇面。”
善舞的酥娘边跳边唱:
“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
就这样,柳三变笙歌燕舞得在东京过了十几年。
虽然他的名气在东京已是如日中天,但始终无法得到主流文学界的礼遇。
尽管士大夫们还是在歌舞升平时,和着他的词曲狎笑,依然在庙堂之上骂他下流。
偌大的东京,除了地位卑贱的歌姬乐工,没人看得起他。这块土地虽有欢笑,又是那么冷漠。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可能是在四十岁,柳三变萌生了离开东京的念头,也正是这次离别,给我们今天的语文课本增加了一首必背的千古名篇——《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07
物是人非
柳三变这一游走,十年。
当初,那个年轻有力的青年一心往前冲,却从未回头思量。
而今,虽四十,却迷惑。
他越想拾起往昔的欢颜,却越嗅不到从前的味道。
那个“采天地之灵气”的卖花女,他的初恋发妻,已经作古,家不必再回。
扬州英英姐的秀场,早已改建了新门面。
杭州呢?虽然仍是红男绿女,活力四射,但却见不到楚楚姐的婀娜身影。
也许只有在歌楼酒肆,疯狂喝酒,放荡大笑,才能些许安慰他的那份凄冷孤寂。
只是旁边陪酒的姑娘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男人吟出一句“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后,却放声大哭。
回东京,当他兴冲冲地跑向虫娘和瑶卿的家,房门已残缺不堪,墙角已长满绿苔。
真是: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没有一座城市属于他,也没有一座城市值得被他拥有,那就继续这么走吧。
后来,柳三变的脚步一路向西,跨过了渭水,踏上关中大地,然后向南,去过成都,再折向湖南、湖北。
在横渡长江的扁舟之上,他一改往日风花雪月的词风,写出一首旷世名篇——《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对于这首词,即使是豪放派词人的领袖苏轼,也不无感慨的称赞道:
“人皆言柳耆卿词俗,非也。此句此语不减唐人。”
08
曲终人散
公元1032年,也许因为西夏人抢夺甘州与他那首《八声甘州》暗合,柳三变身上的爱国细胞被再次激活。
第二年,已经五十一岁的柳三变,在他人生的第五次科考中,终于高中进士。
但这次考试前,柳三变将那个给他带来恢宏声名和无尽羞辱的名字改成了“柳永”。
仿佛在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尽管已经五十一岁,但按照大宋的吏制,还是要从基层干起。
柳永的第一份公务员工作是:睦州团练使推官。就是负责睦州军训和防御的副官。
即便如此,柳永仍很开心,“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一扫之前的多愁善感。
睦州的领导和同事,对柳永的声名早已如雷贯耳,不过他给人的印象却是桀骜不驯,狂妄自大,都敢和皇帝抬杠,大家怕不好相处。
柳永:人间浪荡子;风流是皮,忧伤是骨!没想到,柳永却是一个温和可爱的小老头,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上上下下都很喜欢他。
三年以后,柳永被升调到余杭县当县长。他是喝儒家墨水长大的,但骨子里却有着墨家的侠气,和道家的圆融。
在县长任上,他坚决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取消了大大小小的会议,即使有事,也让属下写好意见给他就行。
他也闲不住,收税时节,不是让官兵去厉声催缴,而是去各家走访,扯扯大天,吃吃粗茶淡饭,
老百姓看县长这么随和,也就尽量交税。
所以,三年后,他离开时,吏部给他的评价实至名归:
抚民清净,安于无事,百姓爱之。
他在定海盐场,看到盐工们在炎炎烈日下,围着煮盐的大锅,来去奔忙,汗流浃背,便让大家休息休息,给他们放放假。
不料,上级主管部门知道了,对他一顿臭骂,指责他影响任务指标达成。
终究还是个芝麻绿豆官儿,柳永无语,只好写一首《煮海歌》反应盐工生活的凄苦。
清人朱绪曾读过这首《煮海歌》,深为感动,赞叹道:“洞悉民瘼,实仁人之言。”
柳永六十大寿时,虽然他已为官九年,兢兢业业,百姓爱之,但还是没怎么升迁,被调到江苏泗州做个通判。
柳永六十九岁时,升到了他有生之年的最高官职——屯田员外郎,六品芝麻官,其实是个虚职。
不论官职大小,这个公务员到底干得怎么样,有史为证。
元代的冯福京有一本《昌国州图志》,其中列举了现舟山地区历代名宦,其中宋代三百年,他仅录入寥寥四人,其中一位就是柳永。
公元1054年,柳永七十岁,按照北宋吏治,这个年龄必须退休。
其实,柳永并不是贪恋头上的乌纱帽,他不想退休,只是因为他没有家,不当官,他去哪里呢?
走吧,走吧!孤零零的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独自穿行在红尘古道中,不知魂归何处。
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每走一条路都看不清远方。
柳永死在了润州的路上,身上没有一分钱,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更没有一个亲人。
当听说死者是柳永柳三变时,满城的歌姬都纷纷赶来,
凑钱把这位当年风流倜傥的大才子,这位写词让她们谋生计的慈悲人风风光光地安葬了。
卡夫卡曾说: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
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
柳永不是奇才,
他只是一个记录废墟中看到一切的凡人。
他既狂放不羁,又真挚纯真,
他既能在天上飞,也能在地上爬。
即使年轻时遭遇不解、冷遇和谩骂,
他依然尊重人世间最低贱的歌姬,为她们写词,帮她们谋生。
即使仕路坎坷,屡试不第,久困选调,
他那仁爱慈悲之心却从未泯灭。
人最可贵之处,是在历经人世沧桑,
尝遍人间冷暖之后,还能初心不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