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读写】第四天——“不二”

2018-07-09  本文已影响0人  丰行者

    “这种状态可以化解我多年来一直在处理的问题,也就是如何调和生与死,灵魂与绝对之境的二分性。我既是绝对之境化现出来的活泼灵魂,也是那观照着一切的绝对之境。我就是灵魂,绝对之境的化身与延伸,也是那超然的绝对之境。我完全是个人化的灵魂,但也是绝对之境的浩瀚。此刻饱满、空无与奥秘同时出现了。”

                      ——《璀璨的暗夜之旅》- 阿玛斯

    这是此书最后一部分的内容,是作者“不二”境界的描述。我的能力还不足以深刻理解作者的状态,却可以感受到其中的气息,让身心的某部分能量活跃起来。

    读到这里,我想到佛家经典《心经》里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对“不二”境界的描述。又想到前不久,一位出家的师傅朋友提到了陶渊明的诗,称其是大彻大悟的禅境,特别是这几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欲辨已忘言。”这里的“见”字我读做“xian”(四声),不知语文老师怎么读(老婆曾是语文老师,别笑我!哈!)。南山是从作者最深层意识——既阿玛斯说的“绝对之境”——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悠然”二字道出了作者对世界的显化过程非常熟悉,宁静而细腻。南山是外部世界,最后两句则是把内在自我也完全融入了。没有了内与外,没有了山与我,没有了能观察的人与所观察的物,没有了主观与客观。还有什么?甚至这个问题都没法问出来,谁在问问题呢?这不是佛家说的“不二”境界是什么?难怪得道禅师与人谈起至高境界时总是做一些常人不可理解的事,如扇来人一耳光,或大喝一声,或转头就走,或傻笑。较正常的方式有突然不说话(也不是蛮正常,哈!),或说声:“请喝茶!”,然后就不在谈禅,只说点闲话了。

    佛经里经常有一句话:“不可说,不可说。”也道出了这一点,世界生命的真相绝不是语言能说得清楚的。语言是心智的产物,心智只是生命的一种震动形式,怎能代表生命的全貌?现在的世界主流价值观就是过分倚仗心智为基础而运作的,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把人们推向了过度物化和虚无主义的深渊。好在东西方神秘主义还存在,幸运的人可以通过它探索生命的真相,找到人生的真正价值。不过,这是一段极为艰辛的旅程,只有少数人走上这条路,而能达到终点的更是寥寥无几。但即使是这样,还是值得追寻的,因为只有回到生命与世界的源头,才能知道“我是谁?”,只有确信“我是谁?”,才有可能与“当下”联结,才是真正的活着,并且能感受到永恒的存在与恩宠!

    谁不想这样呢?(完)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