苕木匠读《周易》(6):成王败寇
九、成王败寇
文王逝世的第二年,武王以姜太公为太师,四弟周公旦为太宰,在孟津这个地方进行了一场实战前的演练。这场演练依然是以美名远扬的文王名誉进行的,所以特意用车载着文王的牌位。在当时“小国感其德,大国畏其威”的背景下,姜太公作出了迟到的人将被斩首的严格规定。效果不错,有八百个诸侯带着他们的队伍加入到了反叛商王的行列。而武王以“还不知道上天是否允许我们去攻打他们”为理由结束了这次演练。实际上,武王和姜太公只是想检阅一下自己阵营的实力,本没有做好进军的准备。
演习的成功坚定了他们灭商的信心,剩下的只是一个时机的问题。据说,姜太公这时派间谍到商朝挑拨离间,自己则虎视眈眈地等待商族的变化,而商族的内部也的确正在发生着一场生死的较量。
从成汤革命推翻夏桀政权而建殷商王朝以来,如何消除统治集团内部日益严重的腐化堕落现象就始终是商王们的头疼事。在五百年的时间里,商王们曾数次迁都以改风气,但均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到第二十六代帝王帝乙时期,官民普遍的迷信及饮酒作乐的腐败风气达到了极点,严重地危及到了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就在商朝眼看就要灭亡的危及关头,一个可能的救星接替了帝乙的王位。这个人就是帝乙的小儿子:智勇双全的帝辛。
帝乙的长子名叫微子启,是小老婆生的。正妃娘娘所生的辛后出,但依当时普遍采用的嫡长子继承制,王位只能够由嫡子辛来继承,所以,微子靠边站,喝凉风,辛则坐上了帝王的宝座。
帝辛身高力大,且从小就聪明能干,能说会道,有勇有谋,有情有义,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面对几百年积蓄下来的商族恶习及这些恶习所造成的即将土崩瓦解的政治局面,他锐意改革。
他的新政从改革当时迷信的礼乐制度开始,并大量启用年轻人,企图以此清风荡涤历史的污泥。他的改革如果成功,即使不能够完全挽救即将死亡的政权,也应当起到一支强心针的作用,让这个政权得以缓一口气地继续存在下去。但非常可惜的是,他的改革失败了。是因为他年轻气盛,政治经验不足,不懂得循序渐进的道理、也没有能够充分尊重老臣呢?还是受到改革冲击的既得利益集团的阻力太大?或者是姜太公的挑拨离间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也或者还是其它的什么原因?反正他失败了,而历史不能像走棋一般悔棋,是不能再来一次的。
在这个生不逢时、壮志难酬的可怜帝王与旧的保守势力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并最终决裂时,他绝望了,并在绝望之中杀死反对他的少师比干,囚禁太师箕子。这时,心存忌妒的少师微子带着象征国家权力的礼乐器,也投向了敌对的阵营:虎视眈眈的武王军前。
哈哈,机会来了,上天灭商的批文总算下来了。
“将军。”武王说。
帝辛被将死了。
虽然他在主力部队应对东边叛乱的同时,也临时组识了七十万的抵抗力量,但还是被武王将死了。
和历次改朝换代的战争一样,战场上血流成河,可以漂起木棍。
他是投火自焚的。宁死不屈。
不,在周人的眼中,对他盖棺定论时,他是死有余辜,罪有应得的。对,就给他的棺材板上钉上“纣王”两个可耻的大字,让后人啐骂吧。
历来就有“不留千古骂名”的俗话。其实,能留千古骂名的人都不是小人物,而是帝王将相们才有的待遇。“纣王”这个名字就是千古第一骂名。他不是帝辛的本名,而是周武王及姜太公他们给他免费赠送的。
“纣”字的本义是马车上套马的皮带。称帝辛为“纣王”是骂他对待如马般善良的国民管得太紧,相当于暴君的意思。也是从此开始,在帝王死后,就由后一代的王臣们根据其在位时的表现,给他取一个名字钉在棺材板上让人或敬或恨。如西伯姬昌因为以德服民而称为“文王”。姬昌的儿子发因有以武力推翻商王之功而称为“武王”。姬昌的孙子涌因为完成统一天下的任务而称为“成王”等等。
这个称号也叫谥号。当然,其中的那些个骂名是否属实,也是有问号的,特别是在改朝换代的时候。因为战争的结局是实力和计谋较量的结果,成王败寇又是历史的惯例。帝辛是败君,罪名当然只能由着周族为掩盖自己弑君的罪行和得天下后的得人心而安,真实的情形如何,是有许多地方可作进一步探讨的。
帝辛变成“纣王”的这一年,是武王继位的第五年——公元前1046年。
也是从这一年起,喊了五百多年的“帝王”的职称变了,不再叫帝王,而改为“天子”:老天的儿子、天命的合法继承者的意思。王子发因此成为了第一个周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