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日更第200天:与文字为友,看岁月细水流长
秋雨绵绵的普通日子,也可以是特别的一天———不知不觉,已经在简书写作连续日更第200天了。
写作这件事儿,从十二三岁起,断断续续总陪伴我左右。即使我有时与它如胶似漆,有时又仿佛完全遗忘,它都如知心密友般,见证我的勤奋,也包容我的懒惰。
青春年少的岁月,喜欢在每天的功课之后,用圆珠笔或钢笔在精美的日记本上记录自己的小心情,小感悟,一行行圆珠笔的字迹汇成一片小小的蓝色海洋,承载着少年的心事。赶过交“笔友”的时髦,鸿雁传书翘首以盼;也曾将改了又改的文字悄悄投稿,然后泥牛入海,杳无音讯。
幼师二年级时被语文老师推荐参加西安市中师生基本功大赛口头作文项目,9位队友,2名老师,一个月的集训。每天老师会出各种奇怪的命题作文:风中之烛、无声的雨、天边的星……然后我们依次按比赛流程模拟比赛:抽题,5分钟准备,10分钟的完整表述。必须是完整的文章,要有立意,有情节,表达时不许磕巴。如此严苛的训练,当时觉得是难捱的时光,如今看来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短暂的时间内口头作文,既考验了写作能力,也考验了表达能力,更考验了心理素质,这些,都为我们当一名好老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以后,陆续换过几个单位,体验过成长的阵痛,感受过蜕变的欣喜,一直不变的,就是“写”的习惯。有时候只是抄写喜欢的句子,有时候写写自己的生活感悟,和自己对话。手中的笔写啊写,快乐或悲伤,点点滴滴,是一路走来深深浅浅的脚印……
再后来,我们仿佛在一夜之间进入了互联网时代,QQ空间,新浪博客,微信朋友圈,都曾留下过我幼稚的笔触,思想的片段。
如果说以上种种与文字共舞的时刻,只是随性而为、有感而发,那么,真正把写作当成“每日必修课”,使其成为一件自觉自醒自愿坚持的事情,则源于疫情期间好朋友的引领和鼓励——彼时,朋友已在简书上坚持写作日更50多天,她说:“小强,你不是喜欢写东西吗?下个简书每天写作日更吧!咱们一起坚持!”
于是,就很自然的开始了每天写作的尝试。从一开始的刻意而为,到逐渐成为习惯,再到如今不经意间竟坚持到第200天!264篇文章,22万字,230个粉丝,近1500个赞。数字能证明的不是艰辛,而是源源不断的热爱,热情。文字与思绪汇成的小溪,潺潺流淌在每一天。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儿,有的,只是自己对生活、对工作点点滴滴的感受、感悟、感恩……简单、质朴、随性、真实。
简书APP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对写作者的持续鼓励,日更100天时,我得到了系统颁发的“日更100天”徽章,随后又得到“简书创作者”徽章,因了这些小小的徽章,竟也孩子似的莫名欣喜。然而,坚持到第169天的时候,因为当天比较忙,就写的比较简单,谁知道竟忘了简书有最低字数这个要求!第二天日更时,系统提示“昨日断更,今天是你写作日更的第1天”,心里说不出的懊恼和沮丧。
当晚我把这事儿说给儿子,岂料,儿子很淡然的说:“那有什么!你知道你自己一直在坚持就对了!”孩子的视角果然简单通透 ,我也瞬间释然了———我体验的是坚持写作的过程,而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有没有徽章,有没有阅读点赞,这些都不是初心所在啊!那又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时光易逝,文字不老。于繁忙琐碎中挤一些时间,以文字记录心灵呓语,感受那种安静又奇妙的排列组合,实在是一种“无法与外人语”的奇妙感受。有人说:文字的乐趣在于,那里面藏着你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爱过的人、做过的事,看似柔弱,有时也蕴含力量——似一盏微弱烛火,寒夜里熠熠发光,照亮自己,温暖他人。
静下来,和自己的心灵对话,用文字在心中筑篱养菊,修建属于自己的悠然南山。不再关注那些蜂拥而至的碎片信息,向内行走让我更加清醒纯粹;不再在意周围的喧闹熙攘,文字的桃花源里,风景这边独好。
往后余生,愿以文字为友,看岁月之河细水流长。睁大眼去看,静下心去听:一花一木,一菜一蔬,一景一物,一人一事,皆可入画,皆可成诗,皆可作文。
个中滋味与喜乐,你懂我懂,用心写字的人,都懂。
忽然想起一句诗———
文似看山不喜平
画如交友须求淡
继续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