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感悟

路漫漫,“践行”岂能渐远?

2017-07-17  本文已影响0人  徐道鹏

初夏,大自然送走春的妩媚,迎来夏的旖旎,新的学习之旅也如期而至。4月27至28日,我校八位语文教师,在校长李国英带领下,来到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的铅山县,来到香樟葳蕤、书香四溢的铅山实验小学,参加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教学交流会。会上,我们观摩了九位教师的课堂展示,聆听了九位课改先行者的经验分享。

既然是交流会,我校作为教学联盟会员,就不再是旁观者。

为此,我校的年青优秀教师李慧老师勇挑重担,给大家带来了一节“1+1课型”课堂展示。她执教的《新型玻璃》一课,是一篇说明文,无法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她就在学生说和写的环节下足功夫。

整堂课,教学设计层次分明,侧重点鲜明,课堂进展有条不紊。李慧老师的语言也是举重若轻,时而旁敲侧击,时而春风化雨,毫无矫揉造作之态。老师的亲切自然,传递给学生的无疑是从容和自信。学生在说和写环节上的出彩表现,足以说明这一点。

真心为李慧老师的辛勤付出,敢于担当感到愉悦。

坦白讲,自我校去年开展语文主题学习以来,心中对此次课改尝试的困惑和迷茫,与日俱增。

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中的文章,盲目迎合语文教材的编排目标,鲜有大家之作、经典之作,更别说长篇巨著连载,尽是些东拼西凑的文章,难以唤起学生的阅读神圣感。

学生阅读时,也往往只关注其中的故事情节。文章的结构,人物的情感,生动的描写,他们很少会去揣摩。(不要说孩子,即便是我们,又有几个不是如此?)

老师无暇引领学生阅读,只能用一米阅读软件监督。而一米阅读软件,全班64名学生,只有四十几人下载。老师布置的在线阅读任务,能完成者更是只有寥寥二十几人。如此折腾,怎能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面对如此种种困惑,我有些迷茫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阅读还给学生”的课改大旗,真的能在应试教育的漩涡中,永远屹立不倒吗?

心中的困惑,何人能解?何时能消?也许是学生,也许是时间,又或许此次铅山之行,给了我坚定的答案:行走在课改的路上,未来的路还很长,“践行”岂能渐远?

我期待收获的日子早日来到。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