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虚幻的美好—爱情真的可以让人不顾一切吗
我们生活在一个标准越来越高的年代,无论是对物质还是对精神。爱情的定义也被我们供入神坛,愿意为一个人付出生命的是爱情,大难临头各自飞的是虚情假意;两个人冲破现实的重重枷锁仍坚守在一起的是爱情,鸡毛蒜皮的小事吵架分手的是玩玩。
今天,小编就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和大家聊聊爱情这个满大街可见而又是大多数人买不起的奢侈品。
是的,爱情从来不是必需品,水、空气、食物才是必需品,爱情是奢侈品。
《泰坦尼克号》《泰坦尼克号》
在心理学领域,爱情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爱情泛指一切亲密的感情,而狭义的爱情是指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强烈的人际吸引。
从狭义的角度来看,爱情是生理体验和情感体验的唤醒。
爱情可以给人带来丰富的感受,一旦你卷入其中,你的世界将不再是一个可以掌控的有序的世界。不再是时序更迭春去秋来,而有可能是前一分钟艳阳高照,下一秒钟冰天雪地。
爱情的力量是否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强大呢?我们被太多的影视剧、小说或者是流传下来的爱情故事给洗脑了,小编相信现实生活里有这样的爱情存在。但是,这样的爱情绝对不是大多数,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诺贝尔奖获得者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提出了系统1和系统2的概念,实际上就是人的理性与感性,弗洛伊德的说法就是人的自我和本我。
小编用更通俗一点的说法就是,你内心真正渴望的和你在现实社会中需要的。
就好像一个高血压的人刚好喜欢吃芹菜,那么这就是“渴望”和“需要的”一致;而一个内脏脂肪超标的人,偏偏喜欢吃高油高糖的食物,那么没办法,只能在健康和口舌之欲之间做出选择了。而怎样做出选择,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竞争。
小编用两部理性战胜感性的电影来给大家举例说明。
第一部,《赛末点》。
《赛末点》《赛末点》
穷小子威尔顿一心想进入上流社会,他从事的工作、读的书,甚至娶的妻子都这为了这一目的。就在这一切都即将梦想成真的时候,他遇见了强烈吸引他的女人诺拉。诺拉能够激发他的欲望,能够触碰他心底最真实的自己。可是,最终他为了不失去已有的生活,冷静的杀死了诺拉。
第二部,《廊桥遗梦》。
《廊桥遗梦》《廊桥遗梦》
一个生活平淡的家庭主妇和一个摄影师之间的爱情,他们一起度过了激情的三天时光,然后此生再也未相见。“这样确切的爱,一生只有一次。”可是,这样确切的爱,也没有让她抛下自己的家庭跟他走。
爱情的力量,真的没有我们以为的那样伟大。有的时候,选择离开,不过是理智战胜了情感,而不是这个人真的没有爱过你。
年纪越大,小编越理解了“平凡”的意义,有时候,没有考验是好事,也许我们会少些惊心动魄,但更多了细水长流的陪伴。
更何况,谁都不敢保证自己能经受住怎样的考验。没上过战场都以为自己是英雄,枪林弹雨中屁滚尿流的时候才明白自己不过是普通人。
爱情是奢侈品,如果你失去了,请好好善待自己。必需品还是要保证的,好好吃饭,好好睡觉,仰起脸庞,闭上眼睛,对着阳光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