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脑,思考

曾经的敷衍,都会变成未来的打脸

2017-07-30  本文已影响5人  本小喵

                                                                      1

三年前,我大二的暑假,曾经参加了一个为期一月的短期口译培训班,学习交替传译。

时间虽短,但学到了好多好多东西。

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

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大三开学,偶然看到国内某知名公司字幕组招募兼职翻译,我就投了简历。

并且在经过了试译和层层培训考核之后,顺利加入该字幕组。

迄今为止,大大小小的电影、美剧、纪录片、公开课也翻译了有几十部。

最让我骄傲的是,还以几分之差没有通过人事部二级口译考试。

为什么没有通过还这么开心?因为这门考试的含金量之高,官方资料显示,通过率不到10%。翻译硕士要求在读期间必须参加此项考试,也没有明确要求必须通过。

所以,作为非英专学生,在大三上学期,差6分没过,就允许我小小的得瑟一下吧。

写到这里,你以为我是要自夸吗?

不,这都是如今打脸的巴掌。

最开始的时候,学习劲头还很足,每天都练习笔记法、视译和交传。

可是慢慢的,随着教学计划的推进,各科期中考试、各种期中论文,期末考试,期末学科论文,虽说还没到压得喘不过气的节奏,但是毕竟占了大量的时间。

而坚持这种事,一旦中断一天,想再继续下去,就难上加难了。

除了字幕组的任务和翻译公司的兼职还在继续之外,平时练习口译的频率是越来越低了。备考用的二口资料,也只练习了一个单元,后面几乎都是全新的。

练习越来越懒,水平自然也越来越差。大三之后,整体的英语水平,感觉就一直在下降了。

虽说凭借当时攒下的功底,毕业之后就做了托福老师,月入过万,看上去比大部分同龄人光鲜不少。

但其实只有自己知道,如果当时能认真坚持练习,绝不至于沦落至此。

如果交传练习扎实了,可以进入口译行业,接一场会议几千块。

稍次一些,哪怕做陪同口译,一天也可以大几百块。

或者再继续学习同传,都要比现在好得多。

钱还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在做翻译的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很多都是行业大牛。从他们身上可以学到的东西,才是受益终生的财富。

可惜现在都只能是想想了。

所以说老天是公平的。当时偷懒少流的汗,都是现在后悔要流的泪。

                                                                      2

去年夏天,新婚的闺蜜从家乡邯郸来找我玩,说想顺便在北京找份工作。

作为东道主,我帮她改简历,帮她准备面试常问的问题,陪她去几家小公司面试练手,积攒经验,以求能顺利进入我们公司,毕竟我们公司的薪水和环境都没得挑。

结果她却在如愿通过初试之后选择了放弃。

因为刚刚结婚不到一个月,抛下老公来北京感觉不太好,慎重考虑之后还是选择了回归家庭。

如今的她在家乡县城一所民办小学做数学老师,工资虽少但毕竟离家近。

她本科学的是土木工程。

填报志愿的时候,她参考了家人的意见,父母和堂哥们一致觉得这是热门专业,毕业后能赚大钱(毕竟很多家庭在决定孩子大学选什么专业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就业)。

而我爸,一个坚定的认为理科比文科好的人,也时不时在我耳边念叨,人家XX(闺蜜的名字)毕业后肯定能有好出路,你这个文科专业出来能干嘛。

遗憾的是,在三本大学度过的五年时光,并没有如长辈所预期的那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毕业后也并没有选择专业相关的工作。

如今闺蜜怀了孕,在这所县城小学里,过得也还算安逸。离家很近,工作也比较轻松,算得上岁月静好了吧。

只是偶尔在打电话时,闺蜜会感叹一声,你这一个月挣的,快抵上我一年了啊。

虽说没有那么夸张,但想来她心中也是有所遗憾的吧。

如果当初努力一点点,或者果断一点点,现在过得应该是另一种生活了吧。

                                                                         3

蔡康永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15岁觉得游泳难,放弃游泳,到18岁遇到一个你喜欢的人约你去游泳,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18岁觉得英文难,放弃英文,28岁出现一个很棒但要会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说“我不会耶”。

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物理上我们常说能量守恒,其实人的一生何尝不是如此。

就像韩寒所说,“人生就像一杯茶,不会苦一辈子,但总会苦一阵子”。

前半生总是畏难,专挑容易的路走,到后半生就越走越难。

前面把该吃的苦都吃过了,后半生也就越来越容易了。

曾经偷过的每一分懒,都会在未来给你找麻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