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小冲突之反思

2022-03-07  本文已影响0人  从容践行

我们置身在这个世界中,要面对很多不断出现的问题,也许目光所及,看到的只是一个个表象,如果要透过表象看到更多,就需要付出更多的观察和思考。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收到正面反馈能让我们犹豫不决的心态更笃定一些,增强我们的自信; 但是冲突或否定会促使我们反思,纠正之前的错误想法;

而反馈中提出的新角度则会让我们意识到对同一个问题原来还有其他未曾考虑到的方方面面,这便会使我们的想法更加周全、完备。

采桐老师的《精进》中建议我们做完一件事情后可以从十个方面进行一下反思,信息,预期,结果,进度,工具,情绪,阻碍,优势,遗憾,意义

反思时要保证及时梳理一下如何开始,如何发展,如何转折,如何结束,背后的动因阻力,关键节点是什么? 保持对意外现象的敏感性,克服思维惰性,通过理解意外来拓展认知和行动边界。

最近家庭微信互动中,海外留学的孩子和我发生了争执,他竟然一个月了也不给我打电话问候,这件事让我很是焦虑及生气。

反思下来,关键点在于信息上微信聊天中,他被我的模棱两可的霸道态度给弄生气了。

事情起因是,孩子出国读书有近一年,疫情加上变化多端的政策让他无法春节回家,平日的聊天中我不断表达了亲人对他的想念,当他感动地表示暑期准备回家之时,我还特别表达了欢呼与赞同。

由于许多海外直航航班熔断,他好不容易在网上抢到了无法退票的机票,上周欣喜地通知到我,当时的我倒是挺开心,也没有想起来问他机票的价钱,只是觉得想念的孩子终于可以回家过暑期挺好。

可是一个星期后,我就在家长群及网上看到了很多议论与探讨,原来留学生回国的道路并不简单。

首先是往来机票比正常时刻贵了好几倍,另外回国之时要去指定城市做各种检测证明,并回国之时接受3周时间隔离。 果然是太费时费力,而且成本太高。

于是只考虑成本的我头脑一热,有一天就突然微信孩子,“你先别急着回国了,还是重新安排吧,或者学校呆着或者海外去旅行,学着点节省些往来中国的费用吧“。

他表达了沮丧和不解情绪,“不会吧,我不是早就告诉你订好的机票是不能退的么”?

我还是一再强调,“我记得你说可以换的,我是不会错的,你也不用考虑了,不能退就换成明年的,我相信你有办法可以自己和航空公司协商解决掉的”。

然后,可想而知,青春期的孩子是多么的失望家里的安排,这样出尔反尔的草率决定一定让他很伤心。

于是他封闭了对我的微信回复,估计是不再想听到我重复的唠叨吧。

想起来我给他反馈的信息是他留学成本高,要学会勤俭,对他的预期要求是不能随意浪费时间和金钱,但是信息中我们亲人对他的真爱表达被忽视掉了。

结果他就认为我们根本不是真得在乎他,然后又一直啰嗦教育他学会节约,所以进度可想而知,他不想再跟我说话,就对我的微信不回复了。

想想有哪些因素导致这些结果呢,估计有多方因素,生活学习上对他关心不够,不理解他在疫情期间在海外是怎么艰苦度日的,而且也没有给与他坚定的爱的表达,自己的表里不一的态度是引起他的情绪的原因。

哎,有什么工具方法能改进我们的沟通呢? 我需要做什么努力来减少这些阻碍呢?再想一想我还有什么优势可以借用呢?

对了,找个我俩都信任的第三人协助沟通? 还好想起来有好闺蜜CoCo可以帮到我,她是一位擅长沟通及心理分析的教育专家,还有教育儿子成才的经验,我家孩子的学校就在她生活区域的附近,我可以请求她的帮助。

好在在闺蜜的协助努力下,事情妥善解决了,只是给孩子造成的伤害还是直击到了他的心灵。

如今意识到这件事情的处理,造成和孩子之间不畅的沟通是我最大的遗憾,暴露了我的不合理期望及急功近利,对待儿子的评价和批评都太过于直接和充满控制。

这件事对我最大的意义就是意识到,”刀子嘴,豆腐心“实际就是刀子心,反思自我的认知,明知亲人之间应该只谈感情,不应该指责对错,我还是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

道德经中的那句话,"重为轻根,静为躁君“,说的是任何人不管职位多高,职称多高,在浮躁,急躁,暴躁,狂躁的心理状态下都谈不上智慧。

想要远大的智慧,那就要用我们的安静冷静寂静,控制住掌握住我们的急躁浮躁暴躁狂躁。

原来”行不言之教“的知行合一也是言行一致,自己的身教不够才会让孩子无法接受,继续学着多多反思。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