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居凌烟阁最后,秦琼被低估了吗?秦琼的孤勇一生
京剧有个名段《三家店》,叙述秦琼在押解途中,夜宿于三家店。思念亲朋,不胜愁闷,发出阵阵嗟叹。而“两肋插刀”也源于秦琼在两肋庄岔道,为了朋友不顾生死,选择去往登州冒充响马。

唐初的将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应该是秦琼秦二哥,《说唐全传》等文学作品给了秦琼一个很高的评价,就像《三国演义》中的忠义关云长。文学作品中的秦琼被称为“小孟尝”,仗义疏财,智勇仁义。翻开《旧唐书》等史书,真实的秦琼少了一些江湖义气,多了一份孤勇。史书评价他:拔贼垒则以寡敌众,可谓勇矣。
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秦琼的父祖大都是北齐的中低级文官,考古发现秦琼的父亲秦爱曾任北齐的录事参军,并不是《隋唐演义》中写的,秦琼的祖父秦旭是南陈的宰相,父亲秦彝镇守马鸣关被杨林所杀。
大业年中,秦琼在隋朝大将来护儿帐下,来护儿对秦琼十分欣赏,当时秦琼母亲去世,来护儿特地派人前去吊唁慰问。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蜂起,秦琼追随齐郡通守张须陀,讨伐叛乱。秦琼跟随张须陀,先后平定了郭方预、左孝友、卢明月、孙宣雅等诸多叛乱,很多次秦琼都奋勇争先,以寡敌众,当时卢明月拥军十几万,张须陀只有一万多人,双方相持了十余日,张须陀粮草将尽,密谋假意败退,吸引卢明月追击,派少量精兵奇袭卢明月大营,大多将领都畏惧不应,秦琼和罗士信主动请战,二人分率千余人埋伏于芦苇中,看到卢明月倾巢而出,秦琼和罗士信急攻卢明月大营,纵火焚营,烟焰涨天。卢明月回援,秦琼等与张须陀前后夹击,一举击败卢明月,这之后秦琼的英勇远近闻名。
瓦岗寨首领李密占据洛口,大业十二年,张须陀在攻击李密时,命丧荥阳,河南道讨捕大使裴仁基收拢了张须陀余部,秦琼成为裴仁基帐下大将,裴仁基在对抗李密过程中,收获甚微,监军御史萧怀静诬告裴仁基私通李密,裴仁基被逼无奈,率军投靠李密。李密非常高兴,封裴仁基为上柱国、河东郡公,任命秦琼为帐内骠骑,统领内军。

大业十四年(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宇文化及杀死隋炀帝后,率领军队北返关中,李密为了避免腹背受敌,瓦岗军主动出兵攻打宇文化及,与宇文化及大战于黎阳,战斗从清晨一直持续到黄昏,李密被流矢射中坠马昏厥,部下都逃散而去,差点被敌兵拿获,幸得秦琼拼死抵抗才救出李密,秦琼收拢溃军力战,最终打败宇文化及。
与宇文化及的激战,瓦岗军损失惨重,当年九月洛阳王世充趁机率军与瓦岗军决战,在邙山下李密大败,仓惶西逃投奔了长安的李渊。秦琼被俘后,被王世充封为龙骧大将军。
在王世充帐下待了一段时间,秦琼发现王世充为人阴谋狡诈,对瓦岗降将始终心怀戒备。
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唐军进攻王世充,在战场上秦琼与程咬金等人投奔唐军。李渊对秦琼等人的投奔十分高兴,让秦琼在李世民秦王府任职,李世民对秦琼的英勇早有耳闻,任命他为马军总管。
当年年底,刘武周部将宋金刚攻陷攻陷晋州、浍州,李世民率军前去征讨,唐军驻军于柏壁与宋金刚对峙,唐军几位将领被对方大将尉迟恭俘虏。李世民派秦琼、殷开山埋伏于美良川,在尉迟恭返回浍州途中将其击破。李渊听说秦琼在美良川大败敌军,特地赐予秦琼金瓶,对其慰问。之后秦琼跟随李世民在介休打败宋金刚,敌将尉迟恭献城投降。唐高祖赏赐秦琼黄金百斤、杂彩六千段,授上柱国。
对于新建立的唐朝,王世充和窦建德势力,是两个最大的威胁,武德三年七月,李世民率军进逼洛阳攻打王世充,李世民任命秦琼为先锋,冲锋在前,所向披靡。河北窦建德与王世充结为结盟,窦建德亲率主力军十几万驰援洛阳。李世民留下李元吉继续围困洛阳,自己率秦琼等将领前往虎牢关阻击窦建德。秦琼率领数十精骑冲进窦建德大军中,横冲直闯,在敌阵后方插起唐军旗帜,窦建德军心大乱,窦建德被俘,王世充绝望之下出城投降。平定王世充后,秦琼进封翼国公,受赏黄金百斤、帛七千段。

武德四年,窦建德被杀后,其部将刘黑闼起兵造反,半年时间占据窦建德昔日领地,秦琼随李世民前往河北平叛。武德五年(622年)二月,李世民与刘黑闼在洺水附近展开争夺战,双方损失都很大,唐军罗士信战死,最终刘黑闼被击败,秦琼又被赏赐了许多物资。
历史记载秦琼是一位勇将,善用马槊,阵前李世民多次派他刺杀敌方将领,秦琼跃马提枪,于万军从中直刺敌方将领,瞬间对方人马俱亡。恰像一位孤胆英雄。
武德九年,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事变,虽然不想尉迟恭那样耀眼,事变之后被拜为左武卫大将军,食邑实封七百户。
秦琼一生戎马倥偬,多次受伤,贞观年中,一直养病在家,曾对人说:“吾少长戎马,所经二百余阵,屡中重疮。计吾前后出血亦数斛矣,安得不病乎?”贞观十二年,秦琼病逝,唐太宗追赠他徐州都督,陪葬昭陵。贞观十三年,改封秦琼为胡国公。
贞观十七年,唐太宗回忆起追随他创业的文臣将领,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名功臣的画像挂入凌烟阁,以供自己怀念,后人景仰,秦琼获此殊荣。
与文学作品中的秦琼相比,真实的秦琼似乎并不光彩夺目,他起身于中等士族,奔走于几位领导之间,凭借一身孤勇,经历二百余战,每战皆身先士卒,视死如归,屡中重创,博得一世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