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怀念
生活中,工作中,有些事情是要怀念的。比如,“5.12”汶川大地震。
不是因为地震家园受损房屋破碎,也没有至亲好友身处其中。只是因为那场地震,茂名参与对口援建,而我恰恰参与采访,因为情况特殊环境恶劣条件艰苦,时间跨度长,经历的那些人那些事,毕生难忘。
大石挡道随处可见 倒塌的教学楼。天崩地裂山河破碎。
大幅宣传牌鼓舞人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震惊中外。救援工作结束后,国家迅速启动灾后重建工作,按照党中央统一部署,广东对口援建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茂名市对口援建汶川县银杏乡。8月份,茂名对口援建工作组就进驻汶川县银杏乡。作为一名新闻记者,我非常渴望实地采访,拿到第一手的现场资料,通过报道让茂名人民了解对口援建的情况。11月19日,经过积极主动多方联系,我跟随茂名援川医疗队进入灾区,也是茂名本地媒体第一个进入地震灾区的记者。
2008年11月,第一次进入灾后的汶川县银杏乡,与灾区的孩子在一起。 2008年11月,与灾区的孩子在一起。 2008年11月,在灾后安置房前采访。不会忘记,刚到灾区时,看到山崩地裂房屋倒塌时那种震撼和撕心裂肺的心痛;桥梁中断道路被毁交通举步维艰;大石挡道滚石不断,蜀道更难行!不会忘记,开始时,在板房吃饭时余震来了,大家吓得惊慌失措地跑出空地,有的只拿着筷子,有的只捧着碗,看着惊惶过后的狼狈,相视而笑后继续吃饭;到后来,夜里被余震惊醒也能安然入睡;不会忘记,在冰冷的冬天,大家自己动手做饭;从不敢吃辣到无辣不欢。有时我也可以享受“星级”待遇,自己住一间板房,因为对口援建工作组里女同志很少!
我在汶川县银杏乡的星级宾馆。 和援川医疗队员一起自己动手做饭。 援川医疗队员年轻,快乐。汶川的天气给我两个关键词:寒冷、干燥。
一直生活在温暖如春的茂名,但在汶川的天气很冷。直到现在,我还有心里阴影:电脑打字时双手被冻得僵硬;早晚洗漱时,泉水冰冷,冻入骨髓;即使穿着毛衣和羽绒服还是冷得牙齿打架,全身发抖甚至无法停止。每次从汶川回来,我总要从汶川带回一点小礼物:要么喉咙痛,要么嘴唇冒泡。
每次出门采访都有惊无险。地震过后,山上的石头全部松动,哪怕小鸟停留也会引发滚石。每次坐车,司机看路我们看山上的石头,确定在安全的情况下才迅速通过。车辆无法进村时只能走路,经常一走就是一个小时。有一次,走路上山到村民家采访,下来时天全黑了,带路的村民说:这山上埋着很多地震中死去的村民。想起了白天上山时看到的新坟,顿时觉得毛骨悚然,吓得半死,拔腿就跑,半个小时后,回到驻地,全身湿透!
村民在山上远眺山下的建筑工地。 采访。第一次进入灾区,我既是文字记者,也是摄影记者。对我来说,生活上的困难可以克服,策划、采写、拍照也不在话下,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发稿。白天出去采访,晚上写稿,留给自己歇口气的时间真不多。有次稿子赶出来了,当地的网络完全瘫痪,那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如果要发稿,必须开车赶到都江堰或成都,可那至少要3个多小时车程,最主要的是夜里开车非常危险,考虑到安全问题,只好放弃。当时《茂名日报》开辟了一个“茂名人的足音”的专栏。第二天,专栏没有“回音”。
2009年12月,广东援建民生工程交付使用。 2009年8月,和银杏乡的孩子在一起。 2010年夏季,茂名市委宣传部组织茂名媒体到汶川采访对口援建工作。 2010年夏季,与群众一起跳起羌族锅庄舞。
采访中,得知我是来自茂名的记者,乡亲们主动跟我聊起地震中的种种:震塌的房屋,去世的亲人,受伤治疗的经过;重建家园的计划,对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村民主动邀请我到他们家做客,一定要留我吃饭,说,樱桃成熟的时候一定要过来,我们请你吃个够!
茂名记者团采访汶川县委书记。 茂名记者团在汶川县银杏乡。 电视台帅哥美女。 采访团队在采访。 茂名日报社采访团队。 在乡政府办公室写稿。 茂名记者团在村民家中采访。 2009年12月,与茂名电视台记者在银杏乡。 黄石总助与援建工作组的美女分享照片。 银杏乡的孩子围着黄石总助看照片。 2009年12月,与银杏乡的孩子们在一起
更不会忘记,茂名对口援建工作组的同志,离开家乡离开亲人,长期驻守在汶川,艰难开展推进重建工作,“白加黑”,“5+2”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
对口援建任务完成,工作组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情谊。还记得,2011年5月,广东援建汶川任务完成,援建工作组撤离汶川,汶川县城的群众夹道欢送挥泪送别。
群众把自己编织的草鞋送给茂名对口援建工作组的同志。 援建任务完成,工作结束,汶川县欢送广东亲人。他们把自家种的樱桃,手工制作的布鞋,亲手送到广东亲人手中。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标语,表达同一个意思:感恩广东!感恩亲人!看着不断挥手的群众,饱含热泪的男女老少,挥舞这小国旗的学生,我也禁不住热泪盈眶。我们的车子经过茂名对口援建的银杏村,村民们欣喜若狂,大声叫着工作组同志的名字,不断叮咛:感谢你们!一路平安!常回家看看!十年过去了,现在回想那时的情景,我依然控制不住自己,依然会激动得热泪盈眶。
茂名对口援建的银杏小学。 茂名对口援建的民居也很漂亮。 茂银大桥。 见报稿件。
2008年11月至2011年5月,四年时间里,我六次进入汶川采访,每次驻扎超过一个星期,是本地媒体记者进入汶川次数最多驻扎时间最长的记者。2009年2月,赴汶川采访的记者队伍不到不断壮大,报社组建了采访团队,使得茂名对口援建工作的报道更为丰富更为全面,这期间,有关茂名对口援建汶川县银杏乡的见报的稿件60多篇共8万多字,50多张照片,通过消息、通讯、专访、专版等形式,全方位报道了茂名对口援建灾区的全过程,见证秀美银杏的重生。
当时的情况,说不危险是假的,说不害怕也是假的。那时乃至今天,依然会被问起:那时那样的情形,那样积极主动去汶川灾区采访,你就不怕吗?我常常无言以对。十年来,我也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当时会那样的积极主动?不害怕吗?直到今天,似乎有了一个更加清晰明确的答案:害怕,也知道很艰苦,可是我还会选择去!因为我是一个新闻人,那是我工作的要求,岗位的责任,这是新闻人的使命和担当。套用今天一个时髦的词语:我们也是“逆行者"!
铭记责任,永远向前!
所以,对我来说,我的怀念与铭记,更多源自对自己当年的工作责任和工作热情。
震中石:“震中汶川,铭记奋进”。
地震过去十周年了,对口援建工作完成也有六七年了,广东对口援建的汶川,茂名对口援建的银杏,现在变得怎么样了呢?那个小学校长还在吗?那个地震宝宝长成什么样了?说真的,很想再回去看看,现在的汶川,现在的银杏,是怎样的一幅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