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PM的成长

项目管理-识别风险

2018-03-28  本文已影响4人  罗摩_职业产品人

项目管理的工作内容有很多,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很多专家包括PMI的书籍里都认为是“沟通”。

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是沟通,那沟通的核心目的是什么呢?


项目管理的核心工作——识别风险

优秀的项目经理身上总会有一些共同的特质,例如:对项目的高把控力、高情商、表达能力出色等等。但以上这些能力都是项目执行过程中的衍生物,大多数都是因需要“更早更完全地识别出风险”诞生的

识别风险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优先级都是在制定项目计划、人力资源管理这些工作之前的,就像你建立一个项目前的其中一项工作是进行商业论证——商业论证是识别判断在商业可行性上的风险。

以上内容进行一个简短总结:

1)持续性地进行风险识别工作是项目经理的核心任务;

2)如何识别风险可以依靠历史项目经验,但是在没有项目经验的积累的情况下可以靠沟通获取;

3)识别出的风险如何处理,需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但一定少不了沟通。

如何识别项目风险

项目管理有几个重要基准:进度基准、范围基准、成本基准、质量基准,这几个基准偏离,直接会影响项目的交付,而这些也是项目风险的主要来源;此外对外还涉及干系人管理风险、采购管理风险、沟通管理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问题。

影响项目交付验收的风险来源广泛,无法一言蔽之,我梳理了几个自己工作中常见的风险:

内部:

1)技术可行性风险:

  ·数据:一开始拿到一个方案/需求后,只知道需要实现成什么样子,但是如何实现的第一步是了解实现需求需要获取哪些数据源,如果一开始需要的数据都不存在或者收集的都是一些非结构化还需要额外处理的数据,那实现需求的成本就很好,甚至都无法实现这个需求;

  ·对接:由于是大数据产品,因此数据交换过程中的网络问题和数据延时/丢失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后就是对接的数据格式,必须要在一个宏观的角度考虑好如何处理对对接的数据;

  ·需求:客户的需求是否清晰,如何对需求进行明确;

  ·稳定性:代码架构的稳定性,包括技术语言的通用性

  ·可靠性:数据的可靠性和算法的可靠性

2)进度及人员计划风险:

  ·资源日历:是否有合适的人,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

  ·建设计划:是否具有可行性,技术评估能否在约定时间内完成;

3)质量偏离风险:

  ·质量控制:根据对团队能力的评估,目前的研发能力是否可以保证交付成果的质量;

  ·质量保证:执行过程中有没有相关的质量监管流程;

外部:

1)干系人管理风险:应该管理哪些干系人,根据不同干系人对项目的影响,分别该采取什么的管理/沟通策略;

2)采购质量风险:对乙方/丙方交付产品质量的监管;

3)违约风险:合同中对项目交付的违约责任的描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