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传尺素淡写流年(原创)
整理旧物,意外地发现箱底一沓厚厚的信笺,不禁激动万分。一一启开,指尖触及,恍若隔世,那些逝去的岁月如这启开的信,一页页展开,往事如潮水般袭来。
我上小学的时候,哥哥已经在县城读高中,那时候没有电话,与家里联系的唯一方式就是书信。每次家里收到哥哥寄来的书信,全家人都视若珍宝,父亲母亲嫌我们给读信不过瘾,他们戴上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地品味、揣摩,读一封信往往要花费半天的时间还是不愿放手。那个时候,给我家送信的邮递员是一位大约四十岁左右的男人,他个子不高,但是看起来敦敦实实的,骑着一台绿色的自行车。我们村子很大,从村口到村子最里面的一户人家的距离少说也有5公里,所以那时的邮递员一般没办法挨家挨户送信,多数时候把信放到村委会或者学校。父亲当时在村委会担任会计,每次邮递员来村里送信都坐到父亲的办公室里聊上一会儿,时间久了,他便成为了父亲的好朋友。如果赶上父亲恰巧不在村委会的时候,邮递员会把我家的信亲自送到家里来。每次,在差不多把信快送完的时候,他清脆的自行车铃声就会在我家狭长的胡同里响起,然后父亲母亲兴高采烈地迎出来,热情地招呼他进屋歇脚喝茶。他也毫不客气,往往在我家里一坐就是半天,有时甚至会在父母的盛情挽留下吃过饭才肯离去。也是在那个时候,我开始用稚拙的文笔给哥哥写信,附在父亲的信封里一起交给邮递员叔叔。就这样,从哥哥读完高中、大学、一直到拿到博士学位参加工作前夕,十几年的时间里,哥哥都是用书信向家里汇报自己的点滴进步。那小小的信封里,装载过哥哥的大学录取通知书,装载过哥哥的优秀成绩单,也装载过父亲母亲溢于言表的不由自主的骄傲,更装载过我们全家人的快乐与希望。
我上高中的那一年,二姐跟我在同一所高中读高三,哥哥研究生毕业正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身为农民的父母当时年事已高,供哥哥读完大学已属不易,再供我和二姐读高中显然非常吃力。看着年近六旬的父亲母亲和村里其他年轻劳动力一样每天早出晚归不停地在田地里劳作,我深感愧疚与不安。于是,我决定辍学打工,为父母减轻一份负担。读完高一上半学期时正赶上村里有人招工,我不顾父母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办理了休学手续跟村里人一起到城里打工。
工厂坐落在大连市的远郊。就像电视剧《外来妹》里出现的镜头一样,我跟一帮同乡姐妹拖着大包小裹的行李穿梭在城市的街道上,奔波在通往那个工厂的路上,满怀憧憬,满怀希望。几经辗转终于到达目的地,稍稍安顿一下我们就投入了紧张的工作。忙碌、紧张、劳累的程度令我始料不及,也击溃了我之前对于新生活的所有美丽的憧憬。我开始后悔自己的莽撞决定,后悔离开家离开那美丽的校园,我经常因为想家而背地里暗自垂泪。
这时候,一个端庄文雅的女孩子来到我身边,她叫王玉婵,比我大三岁,所以,我便叫她婵姐。婵姐来自山东,她的身上集合了山东人所有的优秀品质:聪明善良、美丽大方、善解人意、不卑不亢。最主要的,她爱看书,看诗集,看文学杂志。看到我情绪低落,她以长姐的细心和宽厚不仅照顾我的生活,想家的日子里更给予了我最温暖的安慰与鼓励。婵姐的床头上总是有一本厚厚的诗集和各种文学杂志。工作之余的闲暇时光,我们一起欣赏诗歌阅读杂志,偶尔,读到一首特别喜欢的小诗,她会细心地把它摘抄在一张小纸片上送给我。记忆最深的是有这么一首小诗:
既然
前,不见岸
后,也远离了岸
既然
脚下踏着波澜
又注定终生恋着波澜
既然
能托起安眠的礁石
已沉入海底
既然
与彼岸尚远
隔一海苍天
那么
便把一生交给海吧
交给前方没有标出的航线
品读着这首小诗,就仿佛一股清泉流进了我干涸的心田,又仿佛是暗夜里的一个灯盏,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开始学会面对现实,不再后悔不再迷茫。在她的感染下,我也爱上了文学。在那枯燥单调的日子里,她的书以及她送给我的励志小语,成了我离不开的精神食粮,给了我一生最宝贵的财富!
在婵姐的山东老家,她有一位最好的闺蜜,她们彼此书来信往,谈的大多都是关于文学,或是彼此交流对方都看了哪些书,或是分享一部自己近期阅读的优秀的作品。每次收到闺蜜的来信,婵姐都会拿来跟我一起分享她的喜悦。读着闺蜜写给她的优美得如同一篇篇文学佳作的书信,我不由得对这样纯真美好的友谊由衷地羡慕起来。
一年的时光稍纵即逝,转眼就到了年关,我们依依惜别分别回到自己的家乡。回乡后,我又重新返校读书,我们也开始书来信往,倾诉彼此的思念,分享彼此的快乐与忧愁。婵姐好文笔,每次读她的书信不只是温暖和亲切,更像是品味一篇名篇佳作。还记得在其中一封书信的后面,她附上了一首小诗:
有时候,拥有思念,是刻骨铭心的爱恋,
有时候,孤独思念,是萦绕脑海徘徊不去的惆怅。
有时候,我静静地想……
思念,是一个大屏幕:你的笑容,你的娇嗔,你的流着泪的笑,你不止忧愁及其善良的心……
有时候,我就这样神迷了,流连忘返……
这首小诗,让我刹那间泪如泉涌……
那时候,我几乎每天都盼着婵姐的来信,每天都去收发室查看有没有我的信件。每次收到她的信时,感受她殷殷的挂念、细心的关怀、真诚的鼓励,我时而感动得热泪盈眶,时而幸福的感觉溢满全身…….
高考结束后,我不幸与梦中的象牙塔擦肩。无奈之下,我又开始了打工生活,过着居无定所的日子。由于没有属于自己的固定地址,和朋友们的联系也是时断时续。等到生活工作基本固定下来之后,我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部手机。但是,物是人非,已失去了所有朋友的联系信息。回到老家,母亲拿出一封信给我,我迫不及待地拆开来看,那熟悉的笔迹,亲切的语气,不用看署名我就知道这封信出自于我的同窗好姐妹悦之手。悦是我读高中时候的同桌,和我一样,家境十分贫寒。三年高中生活,贫寒的日子里我们一起吃一起住,我们一起分享彼此从家里带来的每一份干粮和每一瓶咸菜,说是同甘共苦一点都不为过。悦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生,凭着自己的艰苦努力考取了省城的一所大学。由于我没有固定的地址,自她上大学后我们一直很少联系。没想到,在这个移动通信已经渐渐盛行,很少有人提笔写信的年代,仍然是一封信成了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于是,受悦的启发我翻开长久不曾翻过的通讯录,按照他们以前留下的地址也和悦一样用最原始的方式给我最在乎的同学好友们发出了一封信。这一封封书信,像一个个使者,再一次为我联系上了我的朋友们,使我重拾了珍贵的友谊。
书信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承,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在我国古代就有“驿寄梅花 鱼传尺素”的佳话。讲的是:南朝陆凯与范晔交好,尝自江南寄赠梅花一枝,并附诗一首:“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梅。”这便是“寄梅”的由来。“鱼传”句则典出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
2500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开始驯养信鸽,古代把信鸽称为“飞奴”。传说汉高祖刘邦被楚霸王项羽所围时,就是以信鸽传书,引来援兵脱险的;张骞、班超出使西域,也用鸽子来与皇家传送信息;在西夏与北宋的战争中,西夏军队利用信鸽做军事通讯的工具;南宋初年,大将曲端的军队中也使用信鸽传达消息召集军队。清朝乾隆年间,在我国广东佛山地区每年5、6月份举行放鸽会,每年都有几千只信鸽参加,赛程大约400华里。当时的上海、北京等地,也有类似的赛鸽会。鸿雁是书信的代称,有时也代称邮递员。这个代称最早源于汉朝,当时,苏武出使匈奴,被单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后,汉朝与匈奴和亲,但单于仍不让苏武回汉。与苏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苏武的情况密告汉使,并设计,让汉使对单于讲:汉朝皇帝打猎射得一雁,雁足上绑有书信,叙说苏武在某个沼泽地带牧羊。单于听后,只好放苏武归汉。后来,人们就用鸿雁比喻书信和传递书信的人。
如今,手机和互联网的出现彻底颠覆了书信的历史。一个电话、一条短信、一个微博……尤其是QQ与微信的普及,使网络时代的感情交流变得越来越便捷,尤其是近两年来手机视频的强大功能更让远隔天涯的亲友们如同近在咫尺。然而,联系虽然方便了,却再也没有了捧读书信字字入心的那种温暖与感动,感情也随之变得越来越淡薄。有人说,现在的人都是“言而无信”。语带双关,令人回味。 是的,当移动通信、网络平台渐渐取代了鸿雁传书,那浓浓的亲情友情却已在不经意间被流年冲淡。
好想回到给朋友写信伏案疾书的时代,好想重温阅读来信时激动得眼含热泪的情景。就像现在,重新品味这厚厚的一沓信件,里面记录了我青春的往事以及学生时代的纯真和迷惘,那熟悉的字迹让人觉得:信,其实就是带着温度的纸,幸福的回忆足以让我温暖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