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儿女—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贾樟柯的电影里,江湖、黑帮没那么多打打杀杀、狗血狰狞;也没那么英雄气概、哥们儿义气。
作为一个写实主义导演,他娓娓道出的江湖,是个载体,存在于每一个时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不只是侠义、交易、黑暗,江湖就是我们生存的环境。
和导演的其他作品一脉相承,淡化叙事,重点刻画人物。
他所有的电影,都是在复刻一个年代:每一处摆件、每一个场景、每一件服装,每一段对话,一个时代被还原了。没有美化的细节、没有浓墨重彩,缺乏煽情,有时候觉得他的电影像纪录片,太写实了。
只有当叶倩文的《浅醉一生》旋律响起时,才找到一种难以言说的落寞,引起观者感情的投射。追忆、挽留曾经的时代,那是对90年代末的留恋。
演员的表演难度很大,要还原生活,没有普遍意义上的好人坏人,而平淡内敛的表演方式只能通过细节,去展现人性的多面。
斌斌作为黑社会老大,能摆平江湖上的事,黑道、白道都挺给他面子。手下兄弟一堆,讲义气,重情义。而他也像是冥冥中知晓自己的命运,藏着枪,像是预感了要到来的危机。
而巧巧明显对男人给予厚望,她救了他,替他隐瞒藏枪的事实,入狱五年依然痴心不改。
出狱的时候时代都变了,变快了、效率高了,原来的感情也随时代变迁,成了发黄的老照片,模糊淡薄了。
她没想过迎接她的是这样一幅情景:他根本不愿意见她,也没有接她出狱,甚至还交了新女友。
可她也没有埋怨,只是要他亲口告诉她这一切,然后跟这一切告别。
彼时的斌斌也许不是对她没感情,只是少了赖以生存的舞台的他,是落难的老虎,没有这个能力和耐心去和一个女人厮守。
江湖义气、儿女情长是依存在男人建立的秩序井然的世界、一个稳定的生存环境中的。是男人用于寄托情怀的一种热血基因。一旦这个结构瓦解,一切情感的寄托也就分崩离析。
时间是命运最好的导演,多少人和事在时间的洪流中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当年你的痛苦也可能只是矫情的抽痛、不值得一提。
斌斌最终坐着轮椅回到家乡,恐怕是他做梦也没想到的结果。当年他逃离这个地方,是因为没有了往日的面子,没有了呼风唤雨。
可他没有一刻不想着东山再起。“回去也不是这么个回去的方式,要让那些人知道三和四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不了三十年,就让他们看到。”
在平静的时间长河中,人也犹如水草一般,被命运之水摆弄,奄奄一息,早已没了往日的盛气凌人。
东山再起终究是没有做到,可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今日你没了江湖地位,可面子还要有,骨气还要在,不能拍板子干大事了,气势上也不能弱了。
怎奈归来的方式他也无法接受,当年抛下巧巧,把情义刨到脑后,以为自己能混出个样来,结果拖着一双废腿回来,看所有人的脸色,他男人尊严的一面何其受辱?只能吆五喝六的耍耍威风,以解被人指指点点的屈辱。
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当年趾高气昂的训斥别人,也有这么一天被别人吆喝。
有意思吗?也许没意思,人生在世都摆脱不掉的烦恼就是面子。
介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想活出个样子来给别人人看看,这就是男人的权力游戏。
终其一生,人要寻找的都是存在感。男人需要社会的认同安放价值感,女人需要家庭的稳定寄托归属感。
而义气这个词在江湖博弈中显得多么的不堪,最后,女人活成了大哥的样子,既能成功时追随你,也能落难时搭救你。
也许这才是生活本来的面目,只是我们一直被自己营造的虚幻感动了。
江湖一直在,人的欲望也一直在。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