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诀:自从这样修改简历,offer源源不断

2019-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星哥V

高校分为名校和普通高校,名校学生都会找到“公认的好工作”吗?普通高校学生一定不会找到“公认的好工作”吗?

都不是的。

下面以我亲身经历为例:

「以我本人为例」本人毕业于东北某985高校,计算机硕士,应该属于名校队伍。从大家的毕业去向来看,有高校、公务员、互联网BAT、四大行总行、研究所等,同时也有一些同学在春招或毕业时都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之所以没有找到理想工作,一定是有原因的,偶然期间我看到某个同学的简历,共两页,写了很多,但是看完之后真的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没有重点。当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原因可能有很多,这位同学在校期间表现也确实一般,但单单简历写成这样糟糕,我便知道答案了。

「以我三姨家的表弟为例」由于高考失利,他考到哈尔滨一个不知名的普通本科院校学习计算机,在校期间不是学霸型学生,也会玩一玩游戏,而且大一下学期英语挂科,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毕业后确找到了阿里巴巴,应该说是很不错的工作,让很多周边的人羡慕。找工作前,表弟让我看一看他的简历,我当时感觉:无感,流水账、无重点、无逻辑、无吸引力,然后我分析了一下他的简历,因为与我同专业并结合我自身经验,很快我直接给他打电话,向他详细讲了半个多小时,除了简历的书写,还包括面试中的实战技巧。收到offer后,表弟打电话表示感谢,说到面试官是如何如何针对简历进行面试的,后来表弟没有再投过其他公司简历,忙完学校事情直接实习。

「同校师妹」(药学专业,本科东北某普通院校,硕士985院校)。她找工作目标性很明确:高校,高校其实对学历要求还是很严格的,门槛基本是博士起步,硕士是少数,起初她投了很多简历,为了保底起见收到一个药企offer,然后全身心准备找高校,很多简历都像沉入大海没有音讯,其中有一个高校给了面试通知,但是面试依然没有通过。某一天她发了一个与求职相关朋友圈,我顺便问了一下,然后看了她的简历,发现了几个问题:1、没有针对性,求职目标是高校,自然简历书写方式应该符合高校风格;2、无重点,虽然写了很多,但留不住面试官的眼睛;3、用词不专业,无法体现求职者自身专业性。当然问题不止这些,不在此一一列举。我向她提出意见后,在毕业季3月中旬,她收到两个高校面试通知,最终收获杭州一高校offer。


上面三个例子想表达的是:有时候,offer与你的距离可能是简历怎么写,而不是学校名气。

名校学生一样找不到工作,普通学校学生一样可以找到好工作。

这是一个概率事件,是符合正态分布的,找工作就是一个随机变量。

大部分普通高校学生找的是一般工作,一小部分可以找到大家公认的好工作。

如果你没有较强的名校背景、没有较好的家庭背景或没有其他先天优势,在这些既定条件下如何成为正态分布中那一小部分人呢?

那么,简历会起到决定性作用。

因为,见面之前,简历就是你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