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花钱是一种心理安慰

2024-08-06  本文已影响0人  水之形

从物质与精神的角度来看待我们的事实行为,任何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一定的心理动因,或因为因物因事,最可怕的是因情。虽说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们对情感的需求似乎越来越淡漠,真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在利益的驱动下,人们忽略了自身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求而不得就用物质利益去代替,短时间似乎很有效果,但人终究是有感情的动物,也不是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钱来取代,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攫取物质利益的同时,忽略了我们的精神需求,殊不知,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同等重要,也就是说,在行为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在清楚自己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应该对我们的精神利益有一个正确的考量,就像花钱一样,表面上看是一个纯获物质利益的行为,但其中也有一定的精神利益即心理层次方面的动因,不光是在物质层面上获得满足,在精神层面上,也可以说是在思想层面或心理层面上,也有一个替代性的满足,为什么说是一个替代性的满足,这是因为人们的心理因素往往被忽略,甚至于是隐藏在物质动因的背后,某种行为表面上看是一个物质利益的行为,其实究其深层次原因,还有一定的心理补偿机制在里面,就如刚才提到的花钱购物等行为,就有可能是在心理上受到了某一方面的刺激或是没有得到相应的满足,这时就需要在其它方面寻求平衡,就会相应地去寻找到某种替代行为,这个行为有可能就是花钱这种行为,来平衡失衡的心态,就像在两性关系中,不懂得相互付出才是最好的爱情一样,而一味地为对方付出甚至于花钱这种错误的维护行为,就是一种投资供养方式来维持失衡的天平,所以说,替代性的满足只能维持自己失衡的心理,而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则是通过在自身以外寻找到一个能够帮助自己建构与外界互动的桥梁的这样一种心理补偿,而不是一味花钱的这样一种失衡的平衡方式。因此,从花钱的行为我们察觉到自身的心理变化也是一种正确认识的方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